“新质生产力”,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作出了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下从三方面理解新质生产力。
从时间轴上来看,20世纪中期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开启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纵深发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催生了新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成为时代的必然。
从实践发展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新质”,体现在要素的革新,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呈现出新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劳动者高新科技化。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劳动者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掌握一定的高科技技能。特别是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劳动者已经迥异于传统,也出现了身体不在场等新的劳动形式。劳动对象高新科技化。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劳动对象日益高新技术化,出现了新材料、新能源、数据等新劳动对象。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它牵引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劳动资料高新科技化。核心是劳动工具的数智化,大数据等新型数字产品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人工智能物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锐器。
从发展模式来看,正由于新质生产力基于高新科技新动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摒弃了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模式,摒弃那种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走的是内涵式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的是高质量发展之路。
因此,我们要理解透彻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关键是在质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