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送给我一套厚厚的绘本,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套认知启蒙纸板书,要知道,我女儿可都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啊。不过书既然来了,看在作者罗杰巴克是加拿大国宝级童书大师的份儿上,我还是决定在拿回家之前一睹为快。
随手翻了两页,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书里的形象实在是太生动、太拟人了。在《一只猫》和《一只老鼠》这两本书中,作者大概是为了表现二者的某种联系,特别在开始几页为两个主角设置了相同的场景。虽然对于动物的刻画并不复杂,但看似随意的几笔线条,却立刻能让读者分辨出哪个懒惰愚蠢、哪个精明狡猾,作者的笔力可见一斑。
随着每页物品数量的增多,主角们鲜明的性格特征也被彰显得淋漓尽致。比如懒猫宁愿对着面前的苹果流口水,也不肯转过身去抓它最爱吃的老鼠。
而老鼠则秉承了它一贯的顽劣作风,不仅大胆地使用花猫图案的地垫作为装饰,还要挑衅地在旁边放上一缸鲜活的金鱼。
当然,猫和老鼠这对童话里的好基友默契还不止于此,他们居然还和我女儿一样,都喜欢翘椅子!
这套有趣的童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国宝级童书大师Roger Paré(罗杰·巴克),1929年生人,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了。老人和孩子总是心意相通的,所以罗杰·巴克也把心思放在了低幼认知启蒙绘本上。当然,大师之作的妙处绝不止于画面的精良,更在于对整套绘本的宏观设计。有别于普通认知绘本,这套《猜猜还有什么》就能够让不同年龄的孩子读出不一样的体会。
1、循序渐进的认知训练
与传统的认知启蒙书不同,《猜猜还有什么》每页传达的信息是逐渐增多的。比如《一头大象》这本书,就是从最开始一头孤零零的大象,慢慢演变为一番热闹的场景的,在最后一页的画面中,足足包含了10个不同的物品。
对于低龄儿童来说,这样的设置会不会太复杂了?看似如此,实际却更有利于加深孩子的理解记忆。由于每页中的物品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教会孩子某个物品的名称,更能够帮助孩子了解物品的用途。比如在眼镜这个页面中,孩子在学习眼镜这个词语的同时,也能够知道它是戴在鼻子上,为了看清东西用的。
而在拖鞋的页面中,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象有四只脚,但只穿两只拖鞋呢?”如果我们继续往后翻,很快便会找到答案,原来大象的前两只脚相当于我们的手,是用来打电话、看书的,而拖鞋只能穿在脚上,所以大象只穿两只拖鞋。那么,拖鞋是要一直穿在脚上吗?再翻过一页我们又会发现,在澡盆里洗澡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把拖鞋脱掉的。由于每页画面上物品的用途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同样一个物品,孩子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立体的感知,而这恰恰是传统的认知书所无法企及的。
2、学习中英文双语表达
看图识物只是这套书最基本的功能,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引入量词学习的部分了。对于用a和an两个单词就能搞定大部分量词的老外来说,这样锦上添花的译作大概会让他们很头疼吧。要知道,中文版的书中可是包含了三十多个完全不同的量词,既有最最简单的一个苹果、一本书,也有很不好拿捏的一把伞、一副眼镜,更有比较复杂少见的一垛干草、一排篱笆。掌握了整套书中的所有量词,大概可以达到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了。
当然,用这套书冒充英文原版绘本教孩子说英文也是极好的。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善于从绘本中挖掘新鲜元素。当他们学会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后,会下意识地对照书本进行复述,同样一本书便又因此产生了新的价值。由于每页图画包含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不仅可以教孩子学名词,更可以引入动词、方位介词、短语甚至句子等内容。如此看来,这套低幼翻翻书看到小学也是没问题的。
3、通过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记忆力
《猜猜还有什么》这套书的主打特色就是既可以正着念,也可以倒着读。以《一只狗》这本书为例,翻开最后一页和倒数第二页,乍一看还是挺难发现区别的。而如果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小狗的表情,马上就会发现两张图的不同之处。
肉卷爸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立刻发觉这是一本锻炼女儿记忆力和识字能力的好书。他的目标是要女儿记住每页增加的物品,并对照文字注释进行识字练习。我按照他的要求试着演练了一下,感觉实在是太难了。能把所有物品都记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是每件物品出现的先后顺序了——我怎么可能记得住作者先画的是项圈还是床啊!
肉卷爸虽然自己记性不好,方法倒是有一套,登时翻开《一只狗》编起故事来:“从前有一只小狗,戴了一顶漂亮的红帽子。可它觉得还不够漂亮,脖子上好像还少点什么,于是便又找了一个金色的项圈挂在脖子上。”翻到下一页,看着那只躺在床上的小狗,我不禁幸灾乐祸起来,看你怎么往下编。没想到肉卷爸信手拈来:“可是这个项圈是金属做的,小狗戴着太沉了,没过一会儿就累了,所以它需要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好吧,有你的。不得不说,等肉卷爸讲完一遍之后,我真的全都记下来了。事实上,这种联想记忆法恰好也是很多记忆达人惯常使用的方法。
肉卷爸给女儿讲完这本书之后,女儿果然能在爸爸的引导下复述出整本书的内容。虽然书中的内容对她来说已经过于简单,但这种奇特的讲故事方式却深深吸引了她,强烈要求爸爸继续把其它几本讲完。肉卷爸由于有事在身,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偏巧是一个想像力极其匮乏的人,自己在心里默想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无法胜任,便和女儿商量等爸爸回来再讲。无奈女儿不肯,我只好吭哧吭哧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编。没想到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竟然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女儿不仅会在心里判定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同时也在学习和模仿我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再翻开某本书时,她已经可以流利地复述和创造故事了。
作为低幼启蒙读物,《猜猜还有什么》这套书应该能够陪伴孩子度过一段很长的时光。松居直曾说:“好作品看得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从婴儿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给予的一切都在滋养着孩子的感官。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舍弃大师的作品,而为孩子购买廉价粗糙的启蒙大卡呢?
要知道,孩子可是天生的读图大师,图画里蕴藏的美感,他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