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放的这套《毛泽东传》,第一册第一部分——出乡关,是我最喜欢的,翻看了十来遍。为什么呢?因为从中能看到毛泽东能成为毛主席的很多原因。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被信息流冲击,甚而淹没。我们似乎失去了判断力,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消化、吸收,进而滋养、发展、壮大自己。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都被信息裹挟着。
重读毛泽东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拨开云雾,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找到人生的方向。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这种气度,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四个方面造就的。
1.博大胸怀,悲天悯人这是他的最本能的出发点,他的底色,有关他的所有的成就,都可以回到这个原点。他的父亲毛顺生善于经营,在小小的韶山冲,可算是个财东。有一次,附近一个毛姓农民将猪卖给毛顺生,交了定金。过几天,父亲让毛泽东去赶猪,猪价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少了几块钱对富人家不打紧,对穷人家却是个大空缺。毛泽东听后果断的就把这桩买卖退掉了。回家后被父亲一顿训斥打骂。毛泽东十一岁那年,父亲想买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泽东和母亲反对,都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但父亲认为用钱买田天经地义。最终母子俩的劝说没能起效,父亲买下了堂弟的田产。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对毛菊生的儿子毛泽连说起这事,表达歉意。一九一零年四月,毛泽东十七岁那年,长沙发生了饥民暴动。起因是荒年粮价飞涨,有人率全家投塘自尽。饥民涌到巡抚衙门请愿,反而遭到枪击,当场被打死十四人,被打伤的更多。饥民的鲜血染红了浏阳门外的识字岭。这件事情由长沙传到韶山,大家愤激的议论了几天,便渐渐地淡忘了。唯有毛泽东对此事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后,他感慨地说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
2.主动学习,嗜书如命毛泽东八岁入私塾读书,十六岁前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也就是读了六年私塾,主要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四书五经。他后来称这段岁月是“六年孔夫子”。 十七岁的毛泽东,足迹只限于韶山冲和他的外婆家唐家圫。父亲打算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但是他到外面求学的愿望非常迫切。于是他就央求八舅、堂叔、表哥(这些人都是当地名望,对父亲有影响力)劝说父亲。最终父亲同意。由此开启了他走出闭塞的韶山,外出求学的日子。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离开韶山后,最先入读的学校是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后来因为他的成绩优秀,被老师带到湘乡驻省中学,后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在这所学校,毛泽东读了半年。 毛泽东觉得学校中刻板的校规和有限的课程,远不能使他满足,觉得在学校读书还不如自学。他断然决然地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退学,寄居在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路到浏阳门外定王台的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他制订了一个庞大的自修计划。他的学习十分勤奋,像牛进菜园一样,不停歇地埋头读了大量中外书籍。
3.社会实践,知行合一毛泽东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账。年岁渐长,就是一个全劳力了。犁、耙、栽、割,全套农活样样在行。还经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劳朴实,不怕困难,对农民的疾苦体会很深。他觉得需要走出去,就设法走出了韶山冲,开启了外出求学。一九一一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让毛泽东看到了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然燃起,他决定投笔从戎,北上武汉参加革命军,后来因为长沙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成立了湖南军政府,毛泽东便加入了长沙革命家,他不愿参加学生军,而是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
4.反抗精神,我命由我
一九零六年冬至,父亲毛顺生宴请生意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毛泽东帮着招待客人。毛泽东不愿意,父亲很生气,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不甘示弱,反驳道父慈才能子孝。父亲很生气,追着他打,他便跑到门前的一口池塘边,声称父亲如果再逼近,他就跳下去。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才平息了这场风波。这件事情让毛泽东领悟到在压力下如果一味示弱,反而会遭受更多打骂,只有反抗才能保护自己。
无独有偶,还有另外一件反抗父亲的事。那就是在封建人士看来很严重的最大的“不孝”。十四岁那边,父亲给他包办婚姻,娶了十八岁的罗氏,实际上就是给家里填了个劳力。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与她同居,父亲无可奈何。
反抗父权,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萌芽。
毛泽东的反抗,贯穿他的始终。
一九一一年,黄花岗起义的消息传到湖南,进步青年跃跃欲试,似乎看到了希望。为了表示同腐败的清政府彻底决裂,毛泽东在湘乡驻省中学倡议并带头剪掉了辫子,还和一些积极分子强行把十几个答应剪辫子、却迟迟不肯动手的同学的辫子剪掉。
这些事情很小,但是发生在那个时代,多少能够窥见毛泽东能够成为革命家的萌芽。
我们去研究毛泽东的一生,以上四个方面贯穿在他人生的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