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耳边回荡着《二泉映月》,不知不觉中双眼已经湿润,鼻子也酸酸的。
这首音乐先是和缓的充满惆怅哀怨的曲调把人带入极度悲凉困苦的境地。然后,旋律又变得跌宕起伏,爆发出对命运奋力抗争的悲壮豪情。最后,曲调又渐渐和缓下来,已没有了开始的那种哀怨悲伤,而是升华到一种与世无争的旷达境地。
当然,对于我这个不懂乐谱,没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来说,也只能得出这样一些直观感受了吧。《二泉映月》不仅仅是在倾诉苦难,而是在表达对命运所安排的苦难的不屈和抗争,更难得的是抗争之后的豁达与淡然。在苦难的遭遇中能传递出不屈于苦难直至无视苦难的力量,也许正是这首音乐的感人之处。
阿炳的朋友曾这样描述:“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往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唔唔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不正像那孤傲而坚韧的梅花忍着严寒也要在飞雪中开出美丽而又清香的花来吗?
除了在街头,阿炳还经常在惠山脚下的泉水旁拉二胡。于是,每当听到《二泉映月》这首音乐,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一景象——天地间,月光下,泉水旁,失明的被鄙夷的苍老躯体用一把破二胡演奏着《二泉映月》这世间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