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基于刀哥在心理学大会上的深情分享,想和大家聊聊国内首个做“生命故事疗愈”的读书会——方糖读书会。
刀哥说,你给自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就把自己活成了这样的故事。所谓故事即人生。
生命故事疗愈流派的奠基人是马冉冉老师,生命故事疗愈,融合了三套理论体系:
后现代叙事疗法
生命观(万物有灵且美)
人人皆具圆满智慧
这三套理论体系融合成了方糖读书会的带领思路和书写理念。它,旨在让你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
在这里
你会
拥抱你的受困故事
正视你的黄金故事
创造你的史诗故事
但终有一天,你将不再依赖任何故事。
你将,学会爱自己。
方糖读书会特别注重仪式感的营造。透过一周一次的读书会,你能不断的为己正名,逐渐找回一个越来越真实的自己。
在方糖读书会,你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手写我心”而觉醒。觉醒,就是允许同伴走到你的面前,看到你的真实和脆弱,然后进行心灵层面的连接。
也许,曾经,你和你在乎的人,没有机会好好的表达,那么,你可以借助方糖读书会的模式,慢慢的改变和重现,学会表达你的感受,让方糖读书会成为你心灵的温泉池。
无论你做什么,都需要和用户之间建立链接,而建立链接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表达和回应。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周卫慧老师说,心理治疗师的根本,不是你掌握了多少技术,而是你本人修养成了什么。
周老师分享了她的一个经验:在场地中间随意摆放一束鲜花,让参与者围坐在一起,随着悠扬的音乐,静静的“观花”。
为什么“观花”观一会儿,有些参与者就开始泣不成声,有些参与者就开始热泪盈眶,有些参与者就仿佛被唤醒一样的醍醐灌顶?
是因为花很美吗?是因为音乐很令人沉醉吗?是因为心理治疗师采用了特别的引导术吗?
古有格物致知,今有观物明智。
不是术特别厉害,而是治疗师有没有带着“心”走进参与者的心底。
你的内在境地能够“观望”到对方吗?你的情感能量能够“照顾”到对方吗?你的“喜悦之心”能够温暖到对方吗?
看不见的是岁月荏苒,看得见的是生命流转。曾经,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从岁月的枝头抽芽、长叶、开花、结果。每到西风凛冽,便那样毅然决然的从枝头跌落在掌心里。轻握在手的,终究只是一场无法释怀的遗憾。
这个世界上,谁没有过遗憾?谁没有经历过失去?
但是有多少人,对于失去和遗憾,能够全然的接纳和欣喜的拥抱呢?
方糖读书会的“书写疗愈”模式,就是给你一个机会,去接纳过去的遗憾,去拥抱曾经的失去。
透过书写疗愈,你会在“与心链接”的书写中发现,那些挫折等同于“珍珠”;你会在“坦诚相待”的分享中发现,那些“失去”正是成长的契机;你会在“坚持书写”的过程中意识到,一切的发生对你的人生而言,都是有意义的。
方糖读书会倡导的是在书写疗愈中,在与书共舞中,在直面感受时,在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中,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
如果能做到开放的接纳他人,就能让他人的残缺能在自己这里得到修复。而接纳别人的前提是接纳自己,而接纳自己的前提是看到自己的心是清明的、坦荡的、智慧的。
心,会接纳有智慧的自己。所以,以“智慧”的方式行事,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自己,才会被自己的心全然接纳,才会与自己的“道”融合归一,这样的自己,才会给到自己充分的爱、欣赏与认可,这时候,我们才不需要再向外求什么。
相信方糖读书会,将会和全球上千名读书会带领人一起,帮助更多的朋友疗愈自己、珍惜自己、爱自己。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