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单元,大概念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概念是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和神话人物的形象。
早在暑期,就通过陶陶老师的推荐,购买了干国祥老师的文本解析研习营,学习了神话单元的教学策略,值得庆幸的是前三讲都是四上三个单元主题,可以现学现用。干老师倡导用大概念理解材料,为理解而教学,为迁移而教学,用大概念教学。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学习核心应该是能分析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参照起因、经过、结果来写一件事,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理解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大概念及其作用。
这一单元的教学决不能局限在课本中,学生要进行拓展阅读,老师也要能广泛的了解教学背景,熟知中外神话故事,才能在教学中迁移运用,相关理论书籍有《千面英雄》。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籍有袁珂的《中国神话故事集》,以及外国神话故事《古希腊罗马神话》。在上这一单元的前一个周末就推荐到班级群,也鼓励学生们积极阅读。我也绝不吝啬,马上购买两套书籍,放在班级漂流。希望家长们意识到,给孩子提供丰厚的书籍,是保障阅读的前提条件。
这一单元的课文全是神话故事,是继三年级的寓言故事单元,第三次以文本组织单元。以单元导读页开始单元教学,首先解释什么是神话故事,是祖先对自然起源或理想追求进行想象的虚构故事,并代代相传。单元首页还有四大文明古国的神话人物,针对他们奇特的造型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也能激发同学们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神话故事的好奇。
《盘古开天地》教学前,还在担心自己的课堂能否有好效果,于是又把智慧中小学视频看了一遍 ,首先通过书中的连环画,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段落,并有四字词语概括每幅画的意思,再区分出哪些是起因、经过、结果,连接在一起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后,再进行词句段理解,这部分主要由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中词语的巧妙。接着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文中觉得想象奇妙的地方,并说感受。一定会有学生说盘古身体化为万物这里神奇,顺势请学生自己想象他的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最后请学生结合刚才学到的,自己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并总结讲故事概括内容的方法:借助书中插图,借助书中关键句,加入自己的想象以及抓住时间变化。朗读上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请同学们思考,相对盘古说些什么,来升华故事。
《精卫填海》这课是文言文,但相对短小,学生也都知道这个故事,因此可以先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交流故事,再结合注释,译文。并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但这个故事是残缺的,没有结果。精卫溺水和填海的过程,我请同学们自己发挥想象,把过程说的更丰富精彩,有的同学说海上狂风大作、海浪翻滚,有同学说它不顾严寒酷暑,猎物袭击和别人的质疑,都坚持下去。然后请同学讲述故事,结合上节课学到的方法讲,有同学不止加入溺水和填海的过程,还加入了插图中精卫鸟的样子,把故事讲的更精彩。再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课文。最后我们还结合主题丛书中《精卫填海》的节选部分,拓展阅读,了解精卫鸟的外形。
上周五课时少,于是跳过第三课先学了第四课《女娲补天》,从周老师那里学到的方法,不固执不死板,迁移运用。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了前两课的基础,这节课由学生自己迁移运用,先读自学要求,再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分段,并简要说明主要内容,同时写下了思维导图,有了整体框架。再重点解析女娲是如何拯救人类的,并通过这部分感受女娲的形象。最后请同学交流想象神奇的地方,以及自己想象神奇女娲在捡五色石会遇到什么困难,结合之前学到的方法讲故事。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放在最后教学也还不错,还能在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课本剧。想起暑期在黄州学习,李作芳老师结合俄罗斯语文课本案例,提到他们的寓言故事单元教学突出实践性,根据寓言排练戏剧、广播剧,我们也可以学以致用。这一课的教学和前面三课的流程基本相同,只是课后多了阅读链接,对比阅读,感受不同国家对于火的起源有不同的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不同。
课本剧的表现形式也运用到了快乐读书吧当中,早在这单位教学前就发出任务,每人都要讲一个神话故事,并在小组内评选一人在全班进行神话故事会。可喜可贺的是,神话故事会上十二位同学都能脱稿讲故事,但总觉得单调了些,于是在初赛选出六位同学们,加大难度,还要加入表演形式,周五的课堂同学们吃着奖励的零食,看着表演,实在是太惬意了。
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快乐读书吧PPT中讲了读书计划表的制作,才发现这里的第一课时应该在这单元初进行教学,只要求读书,如果加入读书计划,一定会效果更好。日积月累中的《嫦娥》,干老师提到了《死了一百万次的猫》,教学时没有讲,现在发现确实是一个主题下的,下周一定补讲,还会补充在单元首页设计读书计划表,并再读完整本书后设计读书卡或读书小报,形式做得好,就有了仪式感,也能激发学习动力。
只有在教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有所遗憾。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如何教学?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精心的准备,深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