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大家尝尝我网购的老月饼。五仁馅的,看看正不正宗。”9月16日下午,刚进办公室的刘队长就热情地招呼大家吃月饼。
“这个太甜了,还是小时候家里做的香。”70后的周师说起小时候自己加工的月饼,一时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
那个时候,油田家属区还不在城市里。往往都是工作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周围的邻居都是来自天南地北。过节也不像现在,去一趟超市,所有物资都能准备齐全,往往要提前做准备。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中秋节做月饼。
那时候,五仁月饼的馅料一般都是核桃、花生、芝麻、葡萄干,还有花花绿绿的青红丝。当然,说起青红丝这个食材,大家似乎都不喜欢。但那个时候吃东西不仅讲究美味,也讲究个气氛。总觉得放在馅儿里面,既好看又喜庆。
核桃、花生、芝麻都是要提前加工的。先分别在锅里炒熟,放在案板上碾碎,再拌馅料、和油酥,最后便是包了。将和好的油酥面反复折叠擀薄,再包上馅料。那时基本没有模具,包好、搓圆、压扁,点上红点,随后放入烤箱烤熟即成。当然,烤箱也不是家家都有,往往一家的烤箱要供七八个家庭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那时的月饼显得格外香甜。尤其是烤箱打开的那一瞬间,香气氤氲在鼻端,至今想起令人回味无穷。
得益于当时邻居们的热情,以及地域饮食差异带来的福利,我们总是能吃到形状、口感各异的月饼。尤其是有一种蒸好的月饼,有点像现在的蛋糕。但口感完全不同,层层叠叠的面胚里一层花生酱、一层玫瑰酱,还有许多花花绿绿的我叫不出名字的酱料。吃起来口感丰富,十分美味。虽说现在的月饼已有千滋百味,我却再也没有尝到小时候吃过那种味道。
还有,那时的中秋之夜,水果和月饼是要先献给月亮的。其次才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美味、聊家常,多了仪式感,也增加了更多的温情。这使我更心仪儿时那些形状各异的月饼,还有热情无比的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