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一行五人一部车于早上8点出发,向惠东县宝口镇佐坑村出发,途径海丰县、公平镇、高潭镇,历时三个多小时于中午11点半到达目的地佐坑村。车停佐坑小学,正好到了饭点,肚子也饿了,于是大家拿出自带的食物准备午餐(老李家带了自己做的芝麻饼和煎饼,还有两个炒菜醋溜土豆丝和清炒包菜丝,姚老师一家带了葱油饼和特制的咸茶,我只带了水果)原本打算在旗台上(比较平整干净)野餐的,结果学校一老师看到后让我们进去一间教室吃,三张课桌拼在一起,五个人开始愉快的用餐!


出门在外能吃上如此可口的东西幸福感满满的!(此处应该有掌声,为老李点赞!)还有陈医生做的咸茶,醇香可口,饭后几杯热茶下肚,肚子那舒服劲别提了!
茶足饭饱,开始游玩,原本是探寻西枝江源头,游览蝙蝠石生成寺的,却因走错了路跑到了村子的另一面,但却因此邂逅了另外的景致。























回到村子打听出去往生成寺的确切道路,我们继续出发,此时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十多公里!但大家都没觉得累,或许是景色太美让人忘记了疲劳吧!
远山、稻田、溪流、蜿蜒的小路以及散落其间的村庄,好一幅靓丽的佐坑村田园风光!







距离生成寺山门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名为五云楼。五云楼,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有百余年历史。这是一座距今有百余年历史的住宅,砖木结构四合院,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上三间、下三间、三天井、四铳柜、两头横屋。四面外墙有1米厚,外砌花岗岩石条和火砖,内砌泥砖,既美观又非常坚固。四个铳柜高达9米,有瞭望眼和铳眼,用于防御外敌入侵。3个天井全是石条铺成,用于排水排污。五云楼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冬暖夏凉,非常舒适。
据查,这是佐坑村徐勋荣创建,他生有玉兴、玉茂、玉坚、玉龙、玉珊五子,借“五子登科,平步青云”的寓意,起名“五云楼”。五云楼,蕴含浓郁的客家文化。大门上方悬挂着金漆填描 “五云楼”牌匾,两边书写“五凤翱翔日,云龙济会时”对联。正厅悬挂着官宦商贾及举人进士等出身的族人和亲朋赠送给下角徐姓祖母、诰授五品夫人的祝寿屏。厅内正梁、副梁和下厅梁分别写有对联。五云楼周围山上古木参天,四季鸟语花香;门坪宽敞,石阶别致,视野宽阔。楼的前后高峰拱照,左右水绕山环,生态环境优美,让人心旷神怡。即使有百年洗礼,有点苍老、残破,但神韵犹存。


生成寺是我见过的敢称为寺庙的最小的一个,有多小呢?我觉得都不如路边常见的敬奉土地公公的房子大。可生成寺虽小但来头不小而且因建在一巨石之上所以非常独特,而这块巨石也有传说。此巨石,高达30米,直径38米,由3块巨石鼎起,既像天堂的宝鼎,又像展翅欲飞的神灵蝙蝠,故称之蝙蝠石(有人因其外形像鼓,又称鼓石);清代蝙蝠石顶端建一小庙(即佐坑生成寺),下方是观音河(佐坑河的径流).这块巨石,具有高、奇、险的特点;而巨石之巅,鬼斧神工,天然生成,方有“生成寺”,正应了“生来寺小乾坤大,成在石巅德法高”。



传说:南海观世音带着天庭上的几颗星宿巡视于此,蝙蝠巨星看到这里山川秀美,鸟语花香,遂请求观世音菩萨,让她到此为人间造福;南海观世音恩准后,蝙蝠巨星顿时化作一巨形鼓石,矗立此间;从此,当地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据说,大山深处的小溪旁可捡水晶石、黄蜡石,它们花纹绚丽,光滑圆润,非常漂亮。








































老李的攻略里这个地方是西枝江的源头,立有一大石上书西枝江源,但我们却一直没有找到,老李念念不忘!接连向好几个村民打听后确定了大概方向,由于天色还早,吃住的地方都已落实,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去寻找那块石头!刚开始想走小路,无耐太过难走而且路不熟,果断放弃。我观察了下地形,建议大家先往五云楼方向的村子里走,然后估计会有路过到小河对面,然后再沿路去找那传说中的西枝江源的标志石。于是出发,又是一路逍遥,一路美景!

























一天前后走了20公里左右,大家都有点累了,饭后喝茶聊天,不久便散去,洗漱睡觉,为明天的游玩储备体力。
第二天一早,我是被老李叫起床的,看了下时间,已经七点半了,连忙洗脸刷牙收拾东西下楼去,他们都有早起的习惯,又把周边转了一遍,姚老师就着露水把车擦洗了一遍,于是出发去村里吃早餐,一碗汤粉,味道不错!热乎乎的吃进去肠胃很舒服。饭后还向老板讨了点茶叶泡茶喝。听老板说本地出产的野生高山茶(又名仙人茶),由于产量稀少,每公斤价格达到8000元以上。我们讨的茶叶当然不是啦!
再次出发,赶往下一站,新庵西来古刹。从从佐坑村到西来古刹约40公里,驱车大约1小时左右。起初都是沿着西枝江畔的省道S356走,后在赤米岭路段发现有指示牌,右转后一条长约14公里的盘山小路通往西来古刹。这条小道,可不是一般的山路,从赤米岭经坑屯村、旱坑角村最终到达西来痷。沿途山路弯弯,风景秀丽,我们多次停车下来欣赏美景,用手机记录下我们的足迹。
先是路遇野柿子,不堪诱惑,掀起一轮摘柿子的高潮!











沿途的西枝江风光















西来古刹,即西来庵,相传在宋朝时期,新庵人烟稀少,有一段时间,每天凌晨,布心村的人总能隐约听到木鱼声和诵经声。开始,还以为是错觉,可是,时间长了,依然如故;后来村民循声而去,爬山越涧,到了狮子岭,抬眼望去,半山腰有一形如狮子张开大口的巨石,木鱼声和诵经声就是从那里传出;靠近后发现有一僧人面朝一樽玉佛正在诵经;僧人是安微青阳九华寺的尘点无和尚,玉佛系地藏法王菩萨。和尚在此,饥餐树叶,渴饮清泉,潜心修行,以成正果。明末,惠州六度禅院的寄水和尚来此当家,耕山种茶,垦荒种粮,节衣省食,积蓄了大笔钱财,仿照九华寺,建成了“可”字形的庵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释仕开禅师当家,打理寺庙。












走出盘山小路,继续沿着S356向新庵镇驶去,一点钟左右到达新庵镇布心村,在一家饭店用餐并休息后开始返程。沿着省道往多祝镇方向走,在多祝镇附近上甬莞高速,然后在海丰西下高速返回汕尾。这段省道到多祝镇之前基本都是沿着白盆珠水库边行进的,库区景色不时的吸引我们停车下来拍照,最让人留恋的是途径旱坑桥时我们下车所停留的一段时间!绝美的湖光山色,还有游人与钓者,美伦美幻,让人留恋忘返!姚老师还趁机过了把钓鱼瘾,一下钓起两条大白条!


















老李的攻略中其实还有一个景点(行光瀑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去,不过没关系,留待下次再去吧!下午5点我们顺利安全的抵达汕尾,结束这次愉快的旅行!临分手前,姚老师来了句,下次再约!好吧!那就下次再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