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碑帖有感》
东坡天际乌云帖,
真假莫辨无休歇。
其中书法精妙处,
世间谁人能学得?
二、多灾多难的苏东坡 死后还不得安宁
在北宋新旧两党之争中,作为旧党的"元祐党人"的苏东坡是最冤的,因为他这个人太不通世故,只认死理,只要是他觉得不在理的东东他都反对,所以不光反对新党,而且也反对旧党。
最终他这个人两头都不讨好,新党当权时贬他;旧党得势时还是贬他。
所以他是北宋党争历史上最惨的,他一生颠沛流离,几经波折,在多次遭谪贬中险些送命;经过万劫不复之难,从湖州《谢表》引发"乌台诗案"被新党当权派谪贬黄州之后,从此一蹶不振;后来新党得势他又与新党政见不合,再次被贬惠州,又因一首苦中作乐,描写惠州生活惬意的诗句,遭政敌不满,进而被贬海外。
后虽经大赦,从儋州获释归来,途中又遭中暑而死后,还因为蔡京等人的煽动,差点被毁了全部著作。
因其文名太盛、影响太大,其政敌为消除其政治影响,在那次北宋历史上最大的毁碑行动中,他的损失是最大的,不仅他书写的碑统统被毁,凡是刻了他诗词文章的碑也无一幸免。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见到的苏轼名碑,如《表忠观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都是当年被毁之后,后世崇拜者根据碑毁之前的拓片重新篆刻的。虽然流传至今的苏轼的书法还存有不少,但与当时被毁掉的相比,可能只相当于九牛一毛。
三、关于《天际乌云帖》
《天际乌云帖》,记载的是官妓周韶的故事。
这件事发生在宋神宗年间,当时大臣苏颂到杭州出差,知州陈襄 设宴招待,由官妓周韶侍宴。
周韶在宴席间请求苏颂帮他落籍,苏颂当即指着廊下笼内的白鹦鹉说道:"若能以它为题吟一首好诗,我就替你向陈太守求情。" 周韶便自比为笼中白 鹦鹉 , 提笔 写道 : " 陇上 巢空 岁月 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 女 ,长 念观音般若经。"诗成,众人皆为之喝彩。
当时苏东坡也在场,不仅记录了此事,还当场说明当时周韶正在居丧,因此着白衣,周韶因此获得脱籍。在临行之前,同为官妓的胡楚与龙靓各赠诗一首。
胡楚写道:"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桃与李,强匀颜色待秋风。"
龙靓写道:"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做武陵人。"
这两首诗也颇有深意,可见宋朝官妓文采非凡,完全可以和当时的诗词名家媲美。
在 当今苏东坡存世的一幅行书《天际乌云帖》,被称为"苏轼最顶级的行书法帖",此篇用笔精到,格调高雅,姿态万千,一笔一画都彰显着其高超的笔法,不得不让人感叹这是一幅绝佳之作。
因此帖无年款,只是根据帖中内容及翁氏题款无法确定其为东坡真迹,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 ,"有二一描失处",所以历来对其真伪都存在争议。
但经过现代影像技术,放大细节图片后看其字体,每一个字都写得非常有活力,尤其是与后面的书法相比,字体可以说是笔势圆劲,并且其字体相当的精妙,章法运用自如,整个 全篇的字态也是看着十分的舒服,所以有人认为非常符 合苏轼晚年的风格。
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丰足饱满 ,笔法潇洒漂亮,后人轻易虽能摹其形,但却无法摹其神韵。
在笔势上作者采用了非常精准的操作,用墨厚重,饶有韵致。显然这一张帖子是非常认真对待的,尤其是笔画上面 很明显能感觉到圆浑朴茂的特性,有一种 力透纸背的劲道。
《天际乌云帖》又称《嵩阳帖》,帖中记录的事件虽然发生与神宗年间,但该行书法帖,共36行,计307字,约作于熙宁十年至元祐丁卯,真迹曾由明代项元汴收藏,清归翁方纲,有翁氏题跋。现藏处不详。
四、释读《天际乌云帖》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邀余饮堂前小合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
"约绰(蔡襄诗为"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
垂玉筋残妆脸,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二诗皆可观,后诗
不知谁作也。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
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
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
人者最善。胡楚云:"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旧桃李,强匀颜色待东风。"
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
人。"固知杭人多惠也。
五、《天际乌云帖》真伪之辩可休矣
苏东坡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 后自成一家。
因其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
正如同苏东坡他自己所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他的学生黄庭坚曾评论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如果我们先不拘泥于真伪的考辨,仅凭借《天际乌云帖》上的各代名家题跋,它也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精品之作了!
止于此,我个人觉得,后人对于《天际乌云帖》是否为苏东坡的真迹之争还有任何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