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连续四年拍摄睡莲,雨中睡莲和晴天清晨的睡莲有着完全不同的姿态。晴天的睡莲开得骄傲而独立。雨后的睡莲给人感觉心旷神怡,一派小清新。
看睡莲需要一大早赶到睡莲所在的池塘,能看到睡美人慢慢清醒的样子。我家附近有一个园林式小区,广有水域,遍种各式睡莲,一大片一大片的睡莲让人迈不开脚步。
睡莲属于睡莲科属,叶面光滑油亮,一般在没有开花开之前睡莲是不会离开水面的。睡莲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习性:通常会在下午三四点钟花苞收起来,像睡着了一样。也因此睡莲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睡莲真的入睡了吗?原来这是阳光搞得把戏,主要是睡莲对阳光反应特别敏感。清晨,初升的太阳把睡莲从睡梦中唤醒,闭合的睡莲花瓣的外侧层受到阳光照射生长变慢,内侧层背阳则迅速伸展,于是花儿绽开了。到了中午时分,花瓣绽开成一个大圆盘,这时,睡莲花内外侧层和早上形成相反的生长效果。内侧层受到阳光照射生长变慢而外侧层较快,外侧生长逐渐超越了内侧层,于是睡莲就慢慢地自动闭合起来。
睡莲的叶子浮在水面上,圆圆的,碧绿的,手掌摊开般大小。每张翠绿的叶子上面都有一个V字型小缺口。这个缺口平时并无他用,每到下雨的时候,叶面上的水就会通过这个小口迅速排出,这样能够保护睡眠叶片表面不会积水。这种排水设计,真是大自然造化神奇。
每到夏天,骄阳似火许多娇嫩的花儿都没法开放。这时候,荷花和睡莲便扮演整个夏季的主角,它们会一直开放,每朵睡莲花开放的时间是五到七天。杭州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上海植物园每年夏天都会种植很多睡莲供人们观赏。上海古猗园每年都会定期举办莲花睡莲展。七月初到八月底这时候是观赏荷花和睡莲的最佳时段。早上七八点和下午三四点是欣赏睡莲的绝佳时机。
斯里兰卡人将睡莲尊奉为国花。古埃及人则更彻底,他们认为太阳是由荷花绽放诞生的睡莲,因此也被奉为神圣计划成为遍布古埃及寺庙廊柱的图腾,象征着“只有开始不会幻灭”的祈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睡莲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因此常常被作为供奉女神的祭品。
世界上到目前没有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像莫奈那样能够把睡莲观察到极致,并且绘画到极致。1890年,莫奈毅然把自己家的花园改造成为一个大池塘。这个池塘里种满了睡莲。他曾经向一个圈内朋友解释道:“我花了不少时间了解我的睡莲。当初栽种的时候只是纯粹为了乐趣,并没有打算以它们入画。风景影像往往需要用上多于一天的时间才能过目不忘铭刻于心。我在顷刻间发现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原来我的池塘是多么的美妙,了。随后我便开展绘画的历程。自那一刻,我几乎再没有其他绘画的题材了。”
很难说究竟是睡莲征服莫奈,还莫奈重塑了睡莲,但莫奈的睡莲组画挑战了人类的视觉神经。他的每幅作品运用的色彩和笔法都不相同。可以说莫奈画笔下每一幅睡莲都有独特的生命体征。
到中国,每一种植物或者动物都会被拷问,能不能吃。睡莲能不能吃呢?这要向印度人学习了,印度红睡莲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菜式睡莲,现在海南或广东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印度红睡莲口感最好的是花茎和叶柄。据说可以清炒或白灼,还有人将睡莲加工成酱菜和泡菜,这样味道也很好吃。
在连续几年拍摄睡莲的过程中,我逐渐能辨认出睡莲的表情:酣睡安静的睡莲,因光而醒的睡莲,日光浴下欢欣起舞的睡莲,雨中尽情舒展的睡莲,欣欣然展出头角的睡莲。不同时间段,不同颜色的睡莲也各不相同,或绝世独立或热情奔放或恬然淡定。绿荫掩映下的睡莲和毫无遮挡的睡莲也不一样,或敦厚饱满,或清雅单薄。只是个人拍摄能力有限,在我的镜头下,仍然不能完整传达睡莲的表情和情绪。如果你也关注到这种植物,请相信,睡莲和我们人一样,有自己的情绪表达。在短暂的绽放时光中,它们需要静下来俯下身子真心地去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