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19.4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些小的技艺,也必定有值得研究玩味的地方。可要想以此通达远大目标,恐怕会陷入困境,所以君子不这么做。”
【解读】
子夏觉得君子应该是树立大志向的,通过小道入手是不行的。
19.5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要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解读】
子夏觉得好学要能够做到每天学到新的东西,却不会忘掉过去所学的。
19.6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泛学习并且不停地朝着目标前进,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解读】
子夏认为,要广泛学习而志向坚定,并且要结合身边的人事结合起来去提问应用,这样仁就在其中了。
19.7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
子夏说:“工匠住在作坊中生产商品,君子在学习中达至形而上道。”
【解读】
子夏这里对比商品的形成,联系到君子学习中悟道也像是在生产,只是目标是形而上的。
19.8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对自己的过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解读】
小人犯错了会想着去掩饰。
19.9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看起来很严肃,接近他又很温和,听他说话又很严厉。”
【解读】
子夏说君子看起来严肃,接近又显得温和,说话又很严厉。这个我不是很认同。
19.10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子必须建立威信后才去调用百姓,否则百姓就会认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然后才去规劝领导,否则,领导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解读】
子夏在这里强调信的重要性,有信任感,领导才能没有怨言的去调用百姓。然后臣子才能不被误会的去提出谏言。
19.11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
子夏说:“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小节上可以有所不拘。”
【解读】
子夏觉得,在大事上一定要有原则,小事上就比较灵活。
19.12
【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是有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呢?能从头到尾什么东西都教授给学生的,恐怕只有圣人吧!”�
【解读】
孔子的后人在教授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见解,其实都很正常,在未得道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角度。
19.13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了成绩,还应该去学习,学习有了成绩,还应该去做官。”
【解读】
子夏觉得官做好了还要去学习,学习好也应该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