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号,就在昨天高考查分系统开放的那一刻,牵动着每一个高考家庭的心弦,有高兴、有惊喜、有失落、有绝望,成绩出色的家庭奔走相告自己内心的雀跃,各个高中填报志愿集中开会的时候,各种人生百态也在上演,是一出出非常精彩的剧幕,如果说在查分那一刻是上演每个家庭各自隐秘的话剧,当家长和同学们聚集在一起,炫耀、嫉妒、攀比、闪烁其词等就是公开场合的舞台剧。
昨天,朋友的孩子不如自己或家长的期待,自己的堂弟考得不理想,在为前途担忧,不知所措接下去的路该如何走,除了责怪外,一些长辈们、兄长们都开始建言献策,说读个土木啊,或者其他什么专业,另外也要孩子自己喜欢时,我说:“无论考得好与坏,这个事实目前无法改变!首先不要去责怪孩子,而且你们给孩子随意选择专业,只着眼于接下来几年的继续求学的短暂阶段,并没有为他将来30-40年的职业生涯中的前10年有个长线的分析和规划,是十分草率的!”
遥想14年前,我及我们全班同学被学校和家长灌输的心智是“高考那2天是决定你一辈子命运的!”太沉重了,且到了后来,在高三10个理科班,4个文科班的700多个学生里面,有99%被这种“2天定终身”的论调牢牢占领了心智,各种压力山大,还未高考就得抑郁症,甚至更严重的结束生命的事情都有耳闻,无论高考的成绩如何,填报志愿能否进入自己期待中的院校和专业,也不过就是3年/4年的大学校园时光,未必能决定你将来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路。前段时间看了(美)卡罗尔.德韦克著《终身成长》,书中讲的两个思维模式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智商和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次的测试或者人生门槛中,根据结果急于给自己贴一个固定标签,喜欢做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事,非常害怕失败,只要失败觉得就是难以改变的事实,自己尽力了,固定不变对待自己的宝藏,急于对自己的宝藏和潜能下定论。但是另一种思维模式,如果某些人生关卡不得不过,比如高考,升职加薪的考核,智力测验等,再打任何一副牌时,结果并不是终点,而是自己一个阶段成长的起点,喜欢挑战。我们这个社会,不就是对人的智力、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评估吗?
一个人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而巅峰状态的持续需要一种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思考方法,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无论在商界、体坛、亲子教育中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面对失败时的复原力,不要时时刻刻给自己贴标签,因为才能永远会伴随着自己的努力而成长,是终身的,不要被周围某方面在这个时刻比自己“强”或“弱”的社会价值评定去确定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因为这个永远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永远不要给自己贴一个固态的标签!或许你的所有努力最终离梦想还是很遥远,或许你的努力轻易达到了自己的梦想,甚至在年轻时超越了自己的梦想,也不能证明你后面的人生路,达到一个目标时不要失去方向,因为终身成长,你完成了一个梦想后,后面还有更有趣的人生等着你去挑战,这个世界因你的存在而不同,率直地面对这个世界,年轻人,大声说出你的梦想,也许你梦想的周围有拥有另一个梦想的朋友和你互为灯塔,共同建造着一个磁场!
填报志愿时经久不衰的话题不外乎,选择院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如果录分线都够,有明确的专业方向,那么同样的211重点大学,建筑报考同济,邮电报南邮,生物报复旦,语言报北外等等,任何一个高等学府,都有其闻名遐迩的强项专业。没有专业方向的,加之父母和家族亲属中没有远见卓识之辈,就会上演我见过的很多啼笑皆非的选择:问问孩子喜欢啥,问问小区那谁谁家孩子报了啥专业,他舅开了公司,读个那专业毕业后还能去亲戚家上班,房子年年都要盖,读个设计房子的专业,总会有饭吃。。。哈哈哈。。。以我毕业9年的职场经验,经历少许风雨的即将步入中年的不靠谱大妈来说,选择专业依据四要素:
第一、包含大学几年时间,未来10年肯定处在行业周期末端的相关专业除外,选择还在蓬勃成长的行业,未来有不确定性,也不可能预计到未来30年市场,除非作为长辈的你有非常nice的远见卓识,否则在当下选择填报专业的时间点,排除发展已经接近尾声的几个行业,高校的专业大部分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全球趋势来设置,各大院校各专业的人数配比也是根据市场宏观调控来定,但是,但是,但是,专业设置总是滞后市场需求和行业需求,人才的缺口或不匹配始终存在,有些专业的教材还是5年前甚至10年前的知识内容,完全跟不上时代,以10年的维度作为时间轴,评估出处在上升期的较好的10大行业来选择;
第二、选择专业时尽量选择在孩子在出校园后无法系统学习,或离开大学系统化教育后自学难度很大的专业,在出社会后肯定要继续学习,但是有些专业在出校门后参加工作就无法系统性学习,或通过自己的个人自学较难掌握的专业技能!终身学习是每个时代都在奉行的口号,只是学习的内容或方法论变了,以前强调“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现在你要是不知道什么是IOT、区块链,不知道社会人是个啥,都已经不能称作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了,以前学的是知识,现在学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思维模式),但无论如何,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是永恒的话题,因为外界生存环境一直在变,只是如何变及变化的速率不同而已,就像流行音乐,在我们小学时代四大天王,初中是后街男孩、西城男孩,高中是周杰伦、潘玮柏、林俊杰等,游戏玩的是红警、合金弹头和大富翁、暗黑等等,现在呢。。。王者荣耀都已经快成为过去式了吧,神知道。。。。目前热门的专业,过几年就是冷门的比比皆是;
第三、除非你在某一方面有很明确的发展目标,比如家中世代从医,或者是设计师之家,或在毕业后在某个行业确定能帮你谋得一个较为长久的职业道路,或者你在某一方面有很强的天赋或着迷般的喜欢,如果不明确,尽量选择一个可多维度、多行业、多岗位迁移的专业,比如医生、警察、程序员的就业广度相对不及金融、管理或者通用技术专业的岗位,简而言之,你选择的专业就业方向广泛,而且可以方便在很多角度转变迁移你的专业能力,未来的可塑性,可能性会更多些;
第四、某些专业后期有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件可以取得,很多专业,值步入职场后,是没有相应的执业证书可以取得,或者该执业证书含金量极低,高含金量的证书取得是对职位晋升有很明显的助益,因为在职场上打拼,有时候100%的努力,获得的回报只有70%,企业的薪酬体系、绩效评估不健全或者在一个不阳光的企业文化遮蔽下,亦或者所在企业的体制原因,你的很多努力多半会被当成“没有半毛钱”用处,努力,当然可以让你羽翼逐渐丰满,但是羽翼丰满的同时不一定会同比例,很明显的对等薪酬回报,所以进入大学后,很多学霸在考证的途中一去不复返,虽然这几年大刀阔斧,取消了很多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是随行就市,没有一定性,以后对于很多证书的取消办理,对于某些证书含金量估值也会有变动,甚至有些行业会提高取证门槛,考试难度,专业对口程度进一步缩窄都是在所难免,但是含金量高的证书一般在5-10年的变动率相对还是很低的,有些极少量含金量很高的证书价值在长达30年的时间都没怎么变动过。执业证书一般分为国内和国外认证的证书等,如果拿到全球认可的证书,那就是抱金砖了,所以,专业选择要慎重考虑很多方面,不能听到一个专业名词,觉得自己感兴趣,或者觉得差不多,就报了,这是非常草率的。因为很多执业证书除了工作年限,还有考试分数,是要严格匹配大学时所就读的专业,拿证时要提供毕业证、学位证等,上面就有专业,哪怕是考100分,和考试执业证书的专业不对口,也是拿不到证书的。例如建造师、造价师、精算师、特许金融分析师、注册会计师等。一般拿到证,企业不给于升职加薪,拿着这个证书和工作经验,你完全有资格有底气说,我要炒公司鱿鱼,哈哈哈。。。
如何度过高考过后的这个最为“轻松”的暑假,是放飞自我云游天下,还是得到父母的一大笔“经费”恣意潇洒一番,哈哈,玩笑,这个特殊意义的暑假,这里说所的特殊指的不是这是个决定你命运的多事之秋的暑假,而是在成人礼和进入高等院校前,你已经成年,大学生涯,只有学分,没有絮絮叨叨的父母在耳旁天天当侦察兵,你也无需和这些长辈们对着干,除了少数报考本城市的走读生,80%的学生都是走出了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出省,甚至出国,意味着你应该,也必须离开父母温暖翅膀的护佑,自己独自前往陌生的城市进入“半社会”生活,要学着和同寝室的同窗在一个屋檐下,洗着臭袜子、T恤,叠着几个世纪都不会叠的被子,也没人管你一天吃一餐还是二餐,烤串、麻辣烫、泡面任君选择,没课的时候睡到日上三竿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排队打水或排队进澡堂,除了上课,另外时间几乎完全属于你,你完全可以放飞自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宏伟蓝图安排自己的课后的时间,当然对于部分进入这种失重状态,即没有父母老师监管,有很大一部分童鞋们在放飞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无聊”,尤其是某些专业,当时我记得服装设计系,那个课表看得我们理工科的人直接想吐血,一周只有10节课,也就是一周上2.25天的课,其余有大把时间可以让你神游天外,反正我们工科生是完全没体会到过这个福利的,而且老师几乎不太管你作业完成率,那和高中时完全不一样,作业没做,不用老师和各科的课代表催促,作业没完成,你自己就得把自己dis得体无完肤,完全不好意思不做作业,不只要完成,还要尽量做到100分,到了大学,那没皮没脸的本性一露,60%的童鞋们几乎不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当时我纳闷,那些高考分数比自己高的同窗们,上了大学可算不用带面具了,窃喜ing。当然,还有图书馆,初高中的图书馆完全是摆设,至少在我们那个时代,教科书和课后作业,各种辅导练习手册就是三座大山的N次方了,哪来的西伯利亚时间去图书馆,但大学的图书馆,平常人还是多的,尤其在每学期前期,那简直就是抢车位游戏的翻版,各种占座好戏轮番上场,有上演帽子技法的,有的拿个面包就占一个座位,还有水瓶、笔袋、图纸,所以这个暑假,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如果是上过大学的,应该和自己成年的孩子或晚辈以幽默轻松的方式谈起自己当年的大学真实生活,让他们对自己脑海中向往的虚拟大学生活有个大致的比对,还原真实的大学生活,不是海市蜃楼般的梦幻,也没有硝烟战火般极端严酷的竞争,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与自然,虽然不同院校的真实是不一样的,同一所院校每个人的体验也不同,但都没有关系,那是属于你的亲人追忆自己的往昔,向知心好友般侃侃而谈自己那段逝去的青春,也有年少时的轻狂与不羁,因为孩子,你在即将步入的象牙塔,也是我们的曾经。回忆完自己那段在孩子看来同样幼稚和好笑的“黑历史”时,顺水推舟,让孩子谈谈他的人生理想和自己大学生活的宏伟蓝图,因为在小学时谈理想和长大想干什么,同样的问题等到高考过后再问,90%都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儿时想当探险家、船长、宇宙飞行员、科学家。。。嗯。。。大家都懂的。之后就花半个月的时间让孩子体验真正的社会,到自己的企业或亲朋好友的企业做一个短期的社会实践,或者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地方参加些社会公益或志愿者活动,培养他/她的社会责任感,有些价值观也能得到很好的锤炼,这也是送给他们最好的成人礼。这将对他们独自进入“半社会”性质的大学大有裨益,成人礼不是送他们一份实质性的礼物,更加不是金钱,这个特殊的暑假,千万不要在纠结挣扎郁闷、及薯条炸鸡可乐和手机/平板的各种放飞(冰火两重天)中虚度!
作者 王茝
2018年6月24日
声明:部分语句引用《终身成长》作者原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