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是在一座三四线的小县城里面,村子不大,县上有一座医院,说起我们县医院,那是十里八乡包括镇里都要竖起大拇指,因为里面有一名非常厉害的老中医,我们叫他张老,由于他姓张,同时也上了年纪了,于是乎,我们尊他为张老。
其实张老一开始我们并不叫他张老,他原本叫张生,是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后来响应毛主席插队落户知青下乡的号召,就来到了我们这座小村庄。
刚来的时候张生被安排到了村长家中,村长家有一个女儿,芳龄16,长得那个叫水灵,又有非凡的气质,就像那个有名的作家林徽因一般,村长有多少男青年对他垂涎不止,找媒人说亲的也不少,可是人家一个都没看上眼,直到张生的出现。
张生来到了村长的家中,村长后来得知张生是医学院的学生,学习的又是中医学的专业,所以村长对他特殊照顾,白天的时候和其他知青同学一样来到田里去劳作,晚上村长同意他学习相关的医学书籍,由于村长对张生的特殊对待,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嫉妒。
在那时候,村里还没有医院,一般有个小毛小病都是自己忍忍就过去了,真的遇到过不去的大伙一起把他抬到镇上的医院,由于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一来一回路上就要耽搁一天了,而且那时候的山路特别难走,不像现在有柏油路。
村长有时候也头疼,这村里万一有个什么病的时候要送到镇上的医院里去,实在是不方便,有时候张生一直听到村长在叹气,有一天晚上,张生敲开了村长的门。
问道:村长,我最近老是听到你在叹气,这是为啥呀。
村长抽了一口烟说道:还不是咱们村里没有医疗条件,要是谁得了什么病的话还不得去医院,你也看到我们村比较偏僻,到镇上的医院最少要半天。
张生一听,连忙说道:我可以在村里做赤脚医生,帮助大家看病,这样大家就不用送到镇上的医院而耽搁时间了,这时候只见张生的眼前一亮但是随即目光又暗淡下去了,说道,这样的话会耽误了田里的农作时间。
说到这里村长说:这个不是问题,你出诊的时候你的工作我来做。
张正说道:这怎么行呢。
村长说到,就这么定了。
张生此时也说不过村长,就这么答应了,心想,我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报答村里,有时候村里谁家里的孩子发烧了或者哪家的老人身体不舒服,大家都乐意找张生看病,张生医术也精湛,大伙都看好他,就这样,张生的名声渐渐的传开了,刚开始是整个村里,慢慢的传到了隔壁的村,隔壁村也有人会来找他看病,有时候一出诊就是半天,耽误了农活,也挺过意不去的,所以特意像村长申请说要干晚上的活,村长是死活不同意,说村里就你一个懂医术的,可不能没有你啊。
时间就这样过了三年,村长家的女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这时候张生也年纪不小了,二十有三了,村长最近听说晚上张生看书的时候他家的女儿都会去找张生,教她读书认字(由于当时农村识字的不多,跟别说女的了),村长于是琢磨了想,是不是我家小女对张生有意思啊,村长说,对,肯定有意思。
于是村长找了个机会问问小女:可有喜欢的人了。
他女儿不好意思的说还没,可是脸涨的通红。
村长道理是见识广,一看就知道有情况,便问:你觉得在我家落户的张生怎么样?
村长的女儿连忙说道:爹,你问这个人家害羞的。
村长说道:要不我找张生问问。
村长女儿连忙回答:全凭爹做主。
于是乎村长就把张生找来,问张生是否有喜欢的人了,是否想成家,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要不要帮你说说媒。
张生说:有到时有,只不过人家会说我拉蛤蟆想吃天鹅肉。
村长说:你尽管说是谁家的闺女。
张生说是你家的。
只见村长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并且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自家的女儿。
他儿女一听高兴坏了,赶紧找张生确认这事,于是乎这门亲就定下来了,村长他们家也不要什么聘礼,早就把张生当作是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了。
他们定了日子,就这样结婚了,那时候结婚比现在热闹的多了,十里八乡的都来,那个场面时真的热闹。村长当天也是满面春风,很久没看到他这么高兴了。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改革开放了,村上也有了新的面貌,在张生的努力下,村上有了第一家医院,可是哪里去聘请医生呢,于是乎在这个时候村长马上想到了张生,于是乎张生是既做院长又做医生,忙的不可开销,有时候帮人看病都没时间回家吃饭,这时候他的媳妇中午回给他带饭来,说起他的媳妇那是又漂亮又贤惠,张生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气。
张生在想,现在老是靠我一个人也不行,于是乎和村长(岳父大人)商量了一下,准备收一个学徒,将来找一个接班人,不过接班人也不是那么好找,找了很久,有一天我看到有一个小伙子从外地来的,原来专门是来打听张生的,他说他要找张生神医学习医术,我当时听了眼前马上一亮,这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嘛。
张生连忙把他请到了医院里安顿下来,和他说我就是张生,你是否愿意在医院工作,我收你为徒,三年期限,三年后你可以跟着我,也可以出去另立门户,他说她跟着师傅你,我说好,行完了拜师礼之后我把他安顿下来之后,说从明天起你要跟着我好好学习,学的如何就要看你的悟性了。
徒弟点点头,第二天,我看到他一早就在门口,我说嗯,很好,来的这么早,啥时候到的呀,徒弟说今天刚刚到,我说今天就开始简单的学起把,我就教他辨认草药,上山采药,制药,最后就是看医书,经过两年的学习,我的徒弟长进飞快,忘记和大家介绍了,我的徒弟叫秦宝,秦宝由于悟性高加上天子聪慧,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得到了我的真传,那时候的师傅不比现在的师傅,通常都会倾囊相授不会藏着掖着。
到了21世纪了,张生也有60多了,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可是他还是放不下他的那份事业,那颗救病治人的心。
可是张生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时间真的是一把杀猪的刀,磨灭了人的意志,张生虽然60多了,但是身体还是那么的硬朗,健步如飞一点都不输当年年轻那会,他的徒弟也很争气,后来边工作边读了研究生,拿了医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这可在我们小镇哪是不得了的时期。
又过了20年,今年年初的时候,由于又是过年那会,我也就只能在家呆着了,正好赶上新冠病毒,张老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挨家挨户打电话告知注意事项,要勤洗手,出门戴口罩,门窗要通风,今年张生已经80多了,看上去头发都发白了,可是还是在医务的第一线,当初由张生创建的医院也从几个人发展到了几百人,最小的00后也奋战在了第一线,这时候张生大家都叫他张老,村里说起张老那是个个敬佩,竖起大拇指,大家从心底里敬佩张老。
张老如今还健在,有时候我也会打打电话问候张老,可是张老毕竟年纪大了,说话也有气无力了,我想,张老真的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忙了一辈子了,为医学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了,把一辈子都贡献在了医学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