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面临着抉择。到底是奔赴繁华的大都市,还是留在似乎稍显落寞的小城市。
本科四年,我学习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于一直身处象牙塔的我来说,社会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听起来有一点恐怖。尤其近些年来互联网上常常听得996福报之云,实属令胆小的我望而却步。
大四那年,我几乎都把时间耗在了考公务员上面。奈何越到后面已是筋疲力尽、越发对自己缺乏信心。最终成绩离上岸差了一点点。
在毕业的尾巴,我走上了考教师编的路。这条路在很多人眼里是一条退路。当初的我也是这么想,直到一场场城区的考试把我击败得体无完肤。
我开始明白教师编制的这条路同样充满了艰辛与荆棘。退而求其次,我选择回到了曾经无数次想逃离的家乡,当了两年的乡镇老师。
经过一番脱胎换骨的努力,终于上岸市区。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大都市也许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但是我深知那样的魅力对我来说观赏即可。在大都市里工作,除非本身特别优秀或者家境能够提供支撑,否则我觉得会拼搏到怀疑人生。
想想繁华大城市虽然机会多、平台广,但是年轻人如果没有家庭实力支持,靠自己怎么够买得起当地的房?不买房就难以扎根,始终只是一个过客。小城市固然没有那般繁华,胜在生活节奏相对慢一些,工资与房价还算有点盼头。对于像我这样出身平凡的大学生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城市才是我努力的意义。
当然我也并不否认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只是觉得大家不应该把大城市作为唯一的出路。已经不是刚刚出社会了,我们自然会思考更多的东西。高薪也许只是大城市的表象之一,但是如果考虑到生活成本、以后的生存与发展,我觉得小城市的编制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我始终在路上。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我会去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