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老师的一次次改稿,我也是在改稿中学会很多东西,以下为这次的感悟,跟大家一起分享,能一起进步。
1、关于上课和作业的事情
还是老话题,按时参加课程,积极跟老师互动。既然交钱报名学习了,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个钱,更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付出的时间有所要求。
其次,一定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跟进进度,否则到后期的话,自己在赶进度,就非常的吃力,我就是吃了这个亏。
我自己上课的一个心得,我觉得整理电子党笔记不足以让自己能把知识融入到脑子里,我就用最原始的办法,做手抄笔记,写自己的学习笔记。
尤其是直接拿同学整理好的比较来用,我以后坚决不这样做,笔记只有自己写过的,才是自己真正学习到的东西。
我现在就是在反复听老师上课的内容,然后做笔记,要把上课的内容真正融入到脑子里,等我们到用的时候,就能顺手拈来。
在这次写作的过程中,我就深有体会。
譬如丹老师说的写作中的细节,我在写第一稿的时候,没有这个感觉,等我第二,第三稿修改的时候,我就刻意去寻找人物故事的细节的部分,究竟是哪些素材能从细节的地方反应人物特质。
我想这个就是上课的潜移默化的感觉。
对于很多写作者来说,听过很多课,还是感觉听课是一回事,用的时候全部都交给老师了,我想还是缺乏反复将上课的内容进行内化,然后进行实践。
我们不能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上课最终的目的是拿来给我们所用,这样的上课才是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
2、写稿的事情
第一,素材收集
这次我真的是体会到,校长说的四面八方搜集素材。我这次写的人物叶连平,没有人物传记,没有写书。他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有人采访,我就搜索了视频和图文资料。
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定要看视频,可以从视频的画面中捕捉到人物的细节动作,比如写叶连平的时候,他老人家是佝偻着背,他的习惯动作,眼神,这些都是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的。
还有一定要对人物进行梳理,是自己做梳理,不要直接拿百度百科的梳理来用,没有经过自己的整理,都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看视频的,看文章,时刻记录下来人物的特质,或者说是人物的闪光点,这个对后期写大纲和写文章非常有用。这些的话,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已经提到了。我们只要认真听课,按着老师的方法去做就行。
第二,写稿
每个人都想把文章写得漂亮,而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就是知道怎么写。
我的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怎么样,就算是不会,也要硬着头皮把初稿写出来再说。
有老师做后盾指点,没有什么可怕的,老师其实最害怕的是你不写。
我的初稿写得也很坎坷,一边写一边来回修改,但是总是感觉有不足的地方。
第三、改稿(核心部分)
第一稿给老师了,小白老师改的红得一大片,意见直指要害,每个标点符号,每句话,句子的承接,文章的逻辑方面,老师都有具体的指点。
我就按着老师的意见,我又开始重新看人物的素材。自己改得第二稿也是面目全非。
当我把二稿给老师的时候,老师说,明显比第一稿好很多了。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还是继续修改。
我一边看老师的修改意见,一边改,我还继续加强对人物素材的搜集,看下人物是否还有哪里要补充,就这样反复的修改。让自己真正去领悟人物。
小白老师修改的稿件超级厉害,我的长句被她修改成短句,精悍又传神。
改稿的时候,也要大刀阔斧,改删的删,跟主题没有关系的,都删除掉。
我有些地方犹豫是否删除的地方,老师就直接删除了,这个给我的收获就是,以后只要是自己犹豫的地方,直接删除就行。
对于文章里涉及到的具体数据,我还特地从官网报到中寻求准确的数据。
这次,我特别体会到新媒体文和传统文的区别,新媒体文是短句,每段最多2行,排版的话用平行对齐。以后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注意用到短句,减少长句子。
最后上稿的时候,老师还特别说到配图的注意细节。
第四、感悟
先完成再完美,战胜内心里的反派,写起来就是最大的成功。
在学院学习的话,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做后盾支持,我们放心大胆写就行了。
要写好一篇文章的话,的确需要反复的修改,不要怕修改,每一次修改,都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提升。
最后,感谢小白老师的耐心指点,感谢丹老师,感谢各位同伴,感谢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