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水的时间是5秒钟,吃一顿饭的时间是15分钟,看一部电影的时间是2个小时。看10本书的时间要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告诉你:我只用了10天。
你别惊讶,因为我来到了10天10本书的清单主题营,上千人亲测有效。
在这里我不但挑战了10天10本书,更重要的是我实践了我的断舍离。
断:断绝不会读的念头
一直以来我都是读书小白,什么有效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针对性阅读等,我都闻所未闻。我从来都是任性读书,想到看书了,随手拿起一本看个3、5页,至多几十页就打入冷宫,至于动笔,更是奢求。
因为没有这个意识,怎么可能会有行动呢?
来到清单主题营,一天一本,还要输出清单,这可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挑战。对于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我一直都很有兴趣。在前期读书营老铁的一些分享中,我也慢慢学会了选书,就两个标准:感兴趣、对自己有用。
选好10本书,开始读。我先从前言目录开始,找感兴趣的看,看到有感悟的,跟自己的实际经验能结合起来的,我就把它记下来(用文字或者语音)。
这样大概2个小时能看好,列出十条清单。可是字数,我都要崩溃了,第一次居然有1200多字,这跟要求的500-800相差太大了。我知道自己的毛病,很啰嗦。想起在行动营学来的删减法:就是读。
自己一遍一遍地读,把重复意思的字词先去掉,然后再精简,这样两三遍读下来就差不多了。因为读过几遍,录音的时候就顺利多了,舌头也不容易打结了。第一次打卡差不多用了三个小时。
乐滋滋的去打卡,妈呀!老铁们太厉害了,有凌晨就打好卡的。原来他们是提早准备,有备无患。
我终于在最后两天也实现了凌晨打卡的愿望,这滋味可真是酸爽无比呀。其实也简单,下午把当天的卡打了,晚上就可以准备第二天的内容。凌晨一到咔嚓就能搞定。
除了第一天和第二天字数比较多以外,到第三天,第一稿的字数就降到了1000以下,最后几天就已经在800左右了,这也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快的时候1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打卡。
作为打卡文评选组成员,每天看很多优秀的文章,也带给我一些思考。我选的书有几本不属于致用类的,平时看致用类的也不多。对这种书该如何写呢?
我选了一本从动物身上学生存技巧的书,用心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提炼了10条清单,结果这篇打卡文获得了连队优秀。
另一本我很喜欢的《这些年,我们都忘了爱自己》,我更是独辟蹊径,用散文的笔调来诠释怎样做个爱自己的人,结果大受老铁的喜欢,摘得了最佳勋章。
自此,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不会读书的小白了。只要去做,总有收获。
舍:舍弃不会做的想法
来到清单营的第一天,连长就任命我为二排排长,属下有42名队员(包括两名队长)。不知道连长是哪只眼睛看上我的,要知道我可是连一个小组长都没有当过的群众。
我行吗?不管怎样,我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全力做到最好。想起我军令状上的话:没有我完不成的任务!
公告上说,队长去组队。我就抄了队员的名单,坐等队长组好队,然后去加油鼓劲。
四队长陈英是个行动派,一小时之内就组好了队。我感到很欣慰。
三队长黄花儿香不认识,先加微信吧。从早上一直等到下午四点才通过,也没说话,也没见她行动。
我有点急,赶忙去请教指导员。指导员很淡定地指示我再等等。
晚上7点多了,眼看着四队都有队员打好卡了,有些三队的队员很迷茫,不知自己属于哪个队。
我又急了,我先生说:队长不在的情况下,当然是你排长上了!然后他教我怎么建群(可怜我连建群都不会)。
手忙脚乱地建好了群。马上督促队员打卡。私聊求救的队员可不少,个别队员连小程序都不知道,幸亏有行动营的经验,我纷纷用微信电话个个私聊。
9点多,黄队长来到队里,我就安心地做一对一的指导。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最后几分钟我们二排全部打卡成功,我深深地舒了口气。
事后我分别与两位队长交流第一天的作战经验,安慰她们明天会更顺利的。
第二天一早我分别给她们布置了当天的任务。自己也上两个队给大家总结打卡经验,指导大家如何完美地完成任务。
此后的每一天,我们都是这样有惊无险地走过来,而且越来越好。特别是四队10天获得了4次王牌中队,最后一天完成打卡的时间居然是18:39,把大家的下巴都惊掉了。
原来,小白也是可以当排长的,只要去试,你才知道行不行。不是你不会,而是你不知道自己会。这句话说得真好。
离:脱离放不下的执念
打卡第三天。四队的陈英队长说,她想争红旗,可是这两天大元大神都将近23点才打好卡。我一想,是呀,人家是大神不好甩鞭子呀。
想着这个事情,我这一天心里都不利索。两天了,我的排里没有一面红旗,我也急呀,可人家是大神,我不敢。
晚上,陈英高兴地跟我说,她发消息过去了,大神回复今天10点前能搞定。果然,第三天四队就得了红旗。接着她们越来越顺,陈英的鞭子也挥得越来越勤。最终四队获得4次王牌中队,当之无愧的最牛中队。
打卡第七天。黄队长说有队员联系不上,没有打卡。那一晚上,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到凌晨三点都没有睡着,总觉得自己辜负了指导员和连长的信任。
第二天,指导员安慰我说:这是不可控因素,不要自责。话虽这样说,我还是放不下。接着的第八、九天,我也在尽力联系,可最终还是杳无音讯。我想连长怕是要不喜欢我了。
指导员又安慰我,你尽力了,出现不可控因素不是你的能力不行,她是中途放弃了。慢慢地我的心恢复了平静。这时,我想起了老铁们推荐的《断舍离》一书,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复盘。
对于生活,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努力了,你想要的总会在某一天与你不期而遇。
10天10夜的艰苦奋战,我在践行一天一本书,并学会了写清单体。我有了当排长的经验:早上在队里碎碎念,跟队长对接、交流工作心得,跟队员互动(每天在队里发红包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还有了一位非常棒的同桌方方老铁,在她的带动下,我最后两天是在凌晨打的卡,我还知道要怎样放平心态正确地对待不可控因素。
打卡结束后,我的新计划:
1. 与同桌方方约定继续互相打卡,一天半本书也好,一本书也好,甚至几页也可以,坚持每天输入和输出。
2. 重新开始在荔枝上录诗歌或散文,训练自己的朗读能力(长久不读舌头都不灵了,这是这些天的一点感悟)。时机成熟,还准备录自己的一分钟演讲。
3. 完善儿子的周末阅读计划。指导他写清单体,这几天实践下来,发现这是一种训练概括能力的好方法,还可以提高思考能力及联系实践的能力。
4. 从老铁也知也非的读书分享里得到启发,把读书与音乐、绘画等联系起来,还有一些读古诗的方法,正好我也很喜欢音乐和古诗。
10天的旅程已经结束了,可阅读永远不会停止。我发现我越来越肯定自己、喜欢自己,就像《断舍离》的心灵篇里说的一样: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的我。
也许这就是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发现最好的自己。
后记:《断舍离》这本书并不是我那10天所看的书,而是第11天所买的,所以今天的复盘提交的这么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