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18
摘要:格利克曼和利普森都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剥夺了失败权”。
如果学生都十几二十岁了才第一次面对自己作为人类正常的不完美,那他们往往会缺乏“没事儿,翻身上马,再试一次,坚持下去”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早在童年时代就该养成。
害怕失败、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这不仅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年轻学子的问题,当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这个问题都已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面,而且正在日趋严重。
我们剥夺了孩子拼搏和学会坚持的机会,一心想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成为第一名,然后盛赞他们的优秀,这是好心办坏事的典型。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结果可能反而害了他们。没错,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成功。成功是指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付出艰苦努力,无论最终成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在事情不如意时,拥有足够的抗挫力。但我们受不了看孩子受苦,那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感悟:这就是为什么好多看起来很优秀,很开朗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会有极端的行为。家长们一味让孩子们去追求成功,忽视了如何让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其实我在想,与此同时正是家长们的抗挫力不强,所以引导不了孩子呢?本书的名字叫《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我觉得应该是父母们同孩子一起成长。
互动➕感恩:今晚,孩子班级群出现了骗子,冒充老师收取资料费,一共有二十几名家长当时就在群里发了红包让便宜得逞。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庆幸看群不及时没上当受骗。回家后跟孩子讲这个事情,其实说实话,每次像这种收钱或是老师提前交代孩子的事情,我的女儿每次都会回来传达的,而我从来不会质疑,我相信她,这样很早就养成一种习惯,所以像这种老师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就在群里告知要收费的情况我应该是不会上当的。这还是得感谢我这负责的孩子,老师的交代几乎没漏掉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