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我·忘我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等线;
mso-ascii-font-family:等线;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等线;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等线;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我一向不喜欢下雨的天气。阴沉沉的天空伴着雨滴稀稀拉拉,总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压迫感,闷得难受。可是难得的,那次的雨却下的我满心欢喜,一改我往日对雨的成见了。

在沈阳上学两年,没有在沈阳的景点逛过。正巧朋友打太原来领略盛京风貌,我便开始筹划旅行计划。

其实总的来说,沈阳没有江南那么秀美,青山绿水相映衬,也没有像泰山等那么出名的名山大川,虽有盛京之称,较之北京却又差别太大。在东北地区算是一个好去处,但是放眼全国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除去出名的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我也不知该安排什么去处了。网上搜罗半天,找到一个世博园,心想世博园也不是哪个城市都能承办的,也算这里一个特色吧,便将其纳入行程。

出发当天,一出门,又是灰蒙蒙一片天。心里的旅行的愉悦霎时减了半分。求学期间不怎么出门,并不知道路线。好在经过一番折腾坐上了去世博园的车。

一路上天还是阴沉沉的,心里期盼着别下雨,扫了朋友的兴。前半程还挺争气,时不时还漏出几丝太阳光线来。谁知过了午后,淅淅沥沥的开始下起雨来。一边找地方躲雨一边在心里唾骂,真扫兴。

只顾着躲雨也没仔细看,一头钻进一个全是复古建筑的地方。坐在一个长廊里面,这才开始审视这个暂时的栖居地。青砖黛瓦,一股浓浓的江南气息扑面而来。长廊旁边种着竹子,什么品种看不出,细长细长的。隔过竹子看出去,对面矗立着一个小版的江南小镇。

不知怎么的,坐在长廊边上,听着雨声,望着迷你版的江南,我竟一下打消了心中郁积的烦闷,刚才被下雨打消的兴致竟又像一股清流一般就进了心里。那一刹那,雨滴噼噼啪啪的声音也变成了潺潺雨声,不讨人厌,反而让人喜了。也许是雨神看到了我之前写在文章里对她一遍一遍的成见,这才把我引到这秀丽的环境中,来证明雨并不总是招人嫌的吧。也许是现代化的建筑太过于棱角分明,太不讲究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关系,才让雨少了环境的衬托,变得没那么有意境,没有那么招人喜欢了。亦或者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没有了欣赏雨的雅兴。一天的劳累之后遇见下雨,谁不是牢骚满腹的嘟嘟囔囔啊。总之那一场雨让人舒服,让人愉悦,让人兴致盎然,一改我对雨的往日成见。

啊,这可爱的雨。

ype\��Gi��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或许是走的太快,渐渐的丢掉了一些东西,未曾注意更不曾捡拾,当终于在岁月中缓了口气时,回头望,发现那遗失的正是自己!...
    c尽兴阅读 3,355评论 0 0
  • 前两天看见新闻说,今年北极的冰盖甚至可能没有了,因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温室效应,再往下想,大概...
    亦如是阅读 1,280评论 0 1
  • 《我们仨》。回忆录。 一直听人说起,一直没有去看。 一直耳闻百岁杨绛,中国才女,却一直错过。去年她病逝的时候举圈哀...
    最近想努力记录阅读 2,515评论 1 1
  • 此刻你牵着谁的手,又依偎在谁的怀里,准备看新一年的日出,说第一声悄悄话,看第一场电影,听第一首歌。 跨年,好像这个...
    刘晓月阅读 1,716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