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天气多云
世间工作,要么分工不同,要么内容不同。但凡工作,都有内容,内容或多或少,或重或轻。
我的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有时多,有时少。多时忙得够呛,少时闲得可以。
昨天工作内容极少,有人了解情况后,说我,“你这不是没干工作吗?” ”干了,少而已。“我回答。
今天更甚,几乎没有内容。可以说,坐着就是工作。
闲着没事,翻翻过去的日记看看,即兴摘下两篇:
这书真没白念
咱小时候读书就像玩似的,不用功就能读好书。
中学时,用功才能读好书。读好书却高考失利,一次又一次,最终只读个中专,对于大学,则是望尘莫及。
一生专职读书十五年,正常比别人多两年。虽然多读两年书,却并未见出色。站在人群中,不但个子矮,而且水平低,低得叫咱抬不起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庸得掉渣。咱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而是理想与追求统统埋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以及懒惰中。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股小波浪,把咱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近邻皆知的“公众小人物”,虽不出众,却与众不同。说是被陷害有点过,说是被嫉妒还差不多,尽管遭受凌辱,却不失尊严。
此事过后,咱猛然觉醒:自己都有什么优点让人嫉妒?可别叫嫉妒的人白嫉妒,也别叫期待的人白期待。于是,梦想、追求就这么顺理成章又回到咱身边。
耕耘中,咱流过汗;黑夜里,咱淌过泪。三年时光不算长也不算短,咱没有荒废而是仔细再仔细地过。虽没见着希望却也没有失望,意义就在于无休无止的过程中,幸福就在于忙忙碌碌的时光里,咱找回了自己,认清了方向,生活因有目标而美好。
生活总会有遗憾,可惜妈没陪咱走到底,“平反昭雪”的日子没等到,咱“成功”的曙光没见着,妈就与咱不辞而别。伤心欲绝的滋味咱尝过,就在妈离世的那一夜。从未写过悼词的咱,为妈咱发自内心而作,不曾想,凡参加追悼会的亲朋好友,都对咱“刮目相看”,咱最喜欢听他们的一句评价是“这书真没白念”。
“这书真没白念”好像把咱额外的两年读书债给还上似的,让咱心欢喜灵快乐,同时也给了咱很大鼓舞。
趁着“这书真没白念”这个东风,踏着“时光真没白过”的路程,咱义无反顾朝着目标走下去,坚定而快乐地走下去。
为目标而活
路遇一人正在打电话,“要多大弯头?哦,六分呀。” 咱听后,觉得脑袋挺大,咱讨厌机械名词,听到机械名词,咱神经过敏。
咱一个不喜欢当工人的人,偏偏就学了一门机械专业,毕业后,自然而然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并且一呆就是大半生。在那个工厂里,咱经历过下岗分流,国企变私企的性质转变。
说被逼无奈也好,说歪打正着也罢,这些都不是今日要谈论的话题,总归咱已离开。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咱都为之庆幸。
一个不思变化与进取的人,一个没有目标追求的人,犹如一具行尸走肉,活多大岁数都等于白活、瞎活,咱就是一个白活了大半辈子的人。
想一想就痛心,痛心自己的前半生。其实,稀里糊涂荒废的大半生,一点不怪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所以,咱不想让自己的后半生再荒废下去,咱极力追求,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咱立定目标,为目标而活,咱觉得这才生活得有盼望、有价值、有意义。
……
这些文字,今日读来,依然觉得励志。我想起了当初的励志语:唯有埋头,乃能出头。
如今,我已淡然,出头不出头不再是目的,埋头这个过程足以让我感到充实与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