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两周岁了,一个月前从老家回来。刚回来时特别依恋我,每天妈妈妈妈叫个不停,不时跟在我屁股后面抱住我的腿求抱抱。当我和老公同时张开双臂摆出要抱他的姿势时,他毫无犹豫倾向我这边。
“男孩长大了,都会跟妈妈亲一些。”我得意的在婆婆面前炫耀,之前由于我的暴脾气,我家娃与他爸亲一些。这次终于转变了态势,扬眉吐气了。心里提醒自己,这次回来要对儿子好一点,温柔一点,不打不骂。
儿子有些女孩子性格,说话轻声细语,见到陌生人有些害羞,加上一张樱桃小嘴,长相眉清目秀,气质沉静,从出生到现在经常被误认为女孩子。客观说来,儿子还是挺乖巧的,也很机灵,讨人喜欢。但是有件事,儿子常常把人气得火冒三丈,那就是——吃饭。
喂饭一直以来是我的主要职责,为此我自己吃饭常常都是草草了事。每次将精心烹调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端到娃的餐车上时,我都满怀着期待。而吃饭对娃来说更像是做游戏,只见他扫了一眼饭菜,挥起勺子,拨弄饭菜,心情好的时候,吃几口。很多时候,一直拨弄饭菜,从这个碗拨弄到那个碗,乐此不疲,就是一口饭都没进嘴里,旁边的我着急得恨不得将饭塞到他嘴里。每次娃吃饭,我都在旁边看着,这个机灵鬼也看得出我对吃饭的重视,有时候,他舀起一勺饭,送到嘴边,嘴巴张开做出要吃的样子,然后自己先乐了,看着我笑,逗我玩,我真是哭笑不得。最让人头疼的是,饭没吃几口,餐车上,地板上都是饭菜,令人抓狂。我每天因为娃吃饭的问题,殚精竭虑,脾气暴躁,时不时还会冲娃发火,偶尔会直接上手,揍完又后悔。
这次娃回来,我下决心要改一改脾气,不能动不动就发火更不能动手打孩子,会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其实我内心非常鄙视打孩子的家长,自己小时候也挨过打,深受其害。打孩子的家长最无能,不过是仗着身体上的优势。
所以刚开始几天,我耐心十足,娃的表现也很乖,饭吃的香,觉睡得也好。但是到了第四天,我下班回家照例先盛饭给他吃。只见他拿起勺子,又开始拨弄起饭菜。我拿过勺子喂了两口,他含在嘴里嚼了嚼就是不咽下去。很快就吵着要从餐车上下来,当我把他抱下来,看到餐车座位上、周围的地板上都是饭粒,内心又燃起了愤怒的小火苗。我对自己说,忍住忍住,不能发飙。还没来得及取下娃的饭兜,他就急切的跑向奶奶。我这边正埋头清理餐车,只听见一旁的婆婆一阵吼叫,回头一看,娃正趴在沙发上往上爬,手上的油迹毫无保留地都留在了沙发上,饭兜里的饭菜叶也掉落出来,顿时,我内心的小火苗蹭蹭蹭的往上蹿,火气直顶天灵盖。我直接冲上去,使出全身力气甩起手臂在他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两下。娃瞬间哭惨了,这次下手有点狠,我的手都拍疼。我又重现了失控的状态。
我都被自己失控的状态惊到了,真挺可怕的。后面几天,晚上哄睡,娃都不要我,要爸爸或奶奶。接下来,我开始调整我自己,不能简单的将自己的情绪失控归结为童年的阴影、原生家庭的原因。我翻看了一本育儿书籍,看完确实有点收获。我的问题在于,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很少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眼光、想法、认知程度去看问题。并且过于急功近利,没有顺应儿童成长的规律。这半个月来,我事事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考虑他的感受。比如睡觉前,他吵着要玩小火车,以前,我会坚决拒绝,任由他哭闹。现在,我会言语安抚,照顾他的情绪。我会说:“你想玩小火车呀,小火车真的很好玩,我知道你喜欢玩、想玩,但是现在我们要睡觉啦,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就可以玩小火车啦,是不是?”这招管用多了,娃的情绪减弱很多。我的话让他觉得妈妈懂他,能理解他的心情,同时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他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半个月过后,明显娃又跟我亲了。一天晚上,娃爸值班不在家。洗完澡,喝过奶以后,我对娃说:“今天妈妈哄宝宝睡觉好不好。”娃点点头说:“嗯。”我抱起他,他安静地靠在我的肩头。窗外是静谧的夜晚,我的内心如春日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