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企业文化,大多数人都觉得是个务虚的产物,既不能实打实的带来直接利润,也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甚至有的员工会觉得这就是公司在给自己洗脑,为了付出更少的报酬得到更多的劳动力。
相反,接触过或者研究过这门体系的老板们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企业长青发展的奠基石,是使企业更有活力,留住人才,将人才发展成为事业伙伴的指路明灯。
《道德经》中的“道”是需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目标和方向都要做好清晰的指引。创业初期,每家企业都会随着老板的发心形成自己的脾气,形成自己的“道”,这些并不是单单从墙上的标语、手册、着装及口号就会体现出来的。而通过这次疫情,也反射出了每家企业文化在每个员工身上的体现。我们辅导过的一家客户,当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正常营业后,每位员工都自发的直播带货,没有计较利益得失,不计日夜的挑选产品、发货。她们说,这时候要让公司存活下去,有了公司才有她们。而同时,我在网上也看到了某家公司催促员工提前返工并要求人事统计登记,否则按旷工处理的帖子。这不禁让我在想,企业文化到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什么?而管理者要灌输什么样的“道”才能把企业带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上。
伟大的公司都不是机会驱动的公司,眼前的机会只是发展的切入口,而使命和战略才是成功企业的驱动,企业文化则赋予了组织进化的能力。如果想了解一家企业,可以看下企业内部、企业的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呈现和心态的变化,其背后的核心则是管理者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面旗帜,引导了企业中所有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种沉淀、积累和升华。
在“道”的基础上,“法”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世间万物都会顺势而为的生长、生存和发展。大雁每年都会在春天回到北方,而在秋季雁南飞,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是一种行为准则,如有破例则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那么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听过阿里的三板斧的人都知道“组织、文化和人才”,文化是阿里人的信仰,融入文化了才是真正的阿里人,所有规章制度、员工手册、行为准则都是保证文化落地的“法”,文化是一种习惯,是企业的血液和骨髓,是员工的一种自发行为。就如同上文提到的那些自发直播带货的员工们,这种文化也是因为老板平日里一点一滴对员工们的一种渗透和感染,他的以身作则让员工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格局与境界。
最后我们来说说“术”,企业文化的宣导是来源于发心,是对员工的一种引领,相当于前辈对后辈的教育。人才是从进入到企业那一刻起就需要开始筛选和培养、辅导、教育,产生同样理念才是最终的目的,单单只是几句标语,几场会议并不能实现这个目的。企业文化真正的身体力行才是王道。对于空降的人员,都需要身边人不断的关注、感染,让他感受到创业者的创新精神,看到榜样的力量,在学习型氛围中不断反思、觉察自己,这些都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信念的传递。
在给企业辅导的过程中,前三个月都会加入大量的企业文化的培养、打造、引发的过程,大量案例绩效方案、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撑,都会是空中楼阁。管理者也需要快速成长、梳理,每个能创业的管理者身上都有自己的特质,在创业中都能快速的放大自己的格局和思维,只要是开放和爱学习的老板,这些都不问题,主要是要能够身体力行的想到和做到。
现阶段,在疫情还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在同样环境下,每家企业的员工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企业文化重塑是企业发展的一盏明灯。
在企业文化重塑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盘点问题出在哪里,是否站在了员工、客户、企业、社会的角度来看待价值呢,企业文化到底由谁来重塑呢,又如何来分工呢,这都是需要老板和管理者深度思考的。所以组织文化建设一定是我们组织绩效提升的基础,只有在企业文化、组织文化不断提升、熏陶、影响下才能打造我们的团队,随时应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