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
把风景变成发展“前景”。
不能鼓了钱袋,毁了生态。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美丽中国的愿景并不模糊,就存在于那些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发展转变中,存在于那些从置身事外到主动参与的实际行动中。
在长江江畔的湖北荆州,正是因为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正是因为铁腕治沙、打击非法开采,昔日满目疮痍的沙市港“灰码头”正在变为“绿公园”,一江春水重回“颜值巅峰”。
“初心使命”
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
从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就隐藏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同甘共苦里,“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赤子情怀里,“你们不脱贫,我就不离开”的担当奉献里……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中国。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延乔路”短,“集贤路”长,都通向一个终点:“繁华大道”。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
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党史中有信仰之根、精神之魂,也有烛照未来的光亮、辨明方位的指针。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一脉相承。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启示我们: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不会忘记的背后,也是“不敢忘记”的历史自觉,是“不能忘记”的责任传递。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英雄不容诋毁,言论须有底线。一段时间以来,从污蔑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为虚构,到贬损为国牺牲的戍边英雄,再到此次诋毁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类似的恶搞、臆想、抹黑不仅歪曲了真实的历史,也是对英雄和功勋人物的亵渎,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恶意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