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写我不识字的婆婆。
婆婆今年已经81岁高龄了,身体还比较硬朗,除了老年人到这把年岁惯有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外,没啥大毛病,也多亏家里有个当医生的小姑子悉心照料对症下药,嘱咐按时吃药、打胰岛素,一直控制的很不错。加之身旁有小她两岁的公公陪伴,近几年来,两个人象候鸟一样,冬天来我这里一起过冬大概四、五个月的时间,其他时间在莱西他们自己的小家里自得其乐,我们做儿女的常回去看看,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相处甚好。
说起婆婆不识字,还是在我嫁过来一两年后才意识到呢,因为婆婆虽是农村妇女,但懂理明义,和善宽容,吃苦耐劳,识大体、懂大局,家里大小事基本都听她的,一直不觉得她不识字、曾经一年学都没上过,是真正的文盲呢!听我老公告诉后,还多少有点震惊的,我当时还打趣对他说:真没想到呀,我一正牌大学生竟然找了个不识字的婆婆哈!
老公说,过去农村条件都不好,婆婆家里更是,不到七岁大概就父母双亡了,只剩她和弟弟相依为命,能活下来就是不易啦。小时候他就知道,婆婆最爱听说书先生说书讲故事,那时候公公是在城里工厂上班的。当时村里经常有走街串巷说书之类的先生,她就会专门把人家请到家里吃顿饭,多讲书讲故事给她听,后来家里填了收音机,又成了她的最爱,一有说书的就听的津津有味,也就是这样吧,虽然婆婆不识字,却是世上道理都懂得识得,也造就了她通情达理和坚强不服输的性格。在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我老公兄弟姊妹三人,也都勤恳朴实,上进好强,各自出息,通过考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结婚生孩子后,婆婆就开始真正脱离农村农活,开始轮流帮我们带孩子了,大概十年下来,先后把一个孙女儿、两个外孙都看大到上幼儿园完成任务,婆婆年近六十真正闲下来了,我们专门在市中心给买了房子,过上了安逸的城市生活。一开始没太注意,后来才发现,不识字的婆婆竟然人闲心不闲,开始学认字了!
原来是当我们想把孩子们上幼儿园、小学时的一些书箱要处理掉时,都被她老人家拿回自己家去当宝贝看了。她把不会认的字都一笔一划的照字的样子大致写下来,字写的歪歪扭扭的记在家里能找到的任何纸片上,一等谁去家里看望她,就先把生字片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问怎么念什么意思,然后嘴里念叨着,也就记着了吧!
要说公公倒是多少识点字,毛笔字也写得非常棒,但他是个不着家的人,有时俩人意见不统一争讲也是有的,所以婆婆干脆不请教他,就等我们子女们过去仔细问仔细学,之前记的生字密密麻麻,逐渐的需要问的字就见少了,再后来就能经常看到不识字的婆婆坐在洒满阳光的南向床铺上,很认真的手捧着一本书、一份报、杂志之类的小声念叨着,看的津津有味。。。。。。
这以后,冬天过来我这边住,婆婆就把我书柜里的书都拿出来读。那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买了其中的几本,有《檀香刑》、《蛙》等,婆婆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蛙》,期间碰到不会念不懂的字还是会记下来问我们,遇到跟她们那个年代相类似的事件,就会在晚饭后,展开激烈的讨论和回忆,如1960年前后闹饥荒时,家里如何困难,,,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她所经历的、亲眼所见的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对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颇有微词。。。
我真的很佩服婆婆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和精神,可赞可嘉!婆婆从不识字到基本识字,硬是自己给自己扫盲的这个镜头,早就想给她记录下来,今天终于得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