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不明白,人终日这样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好似每个人都不一定知道但却都还好好的活着一样。
有人曾说,看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我倒是不大记得这句话。
看完了六便士,我只是惊恐于画家斯特里克兰德,会抛家弃子,远离很多人追求的上流生活,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过做穷困潦倒的作家梦。
但确实还是感慨于“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这句话力量,看起来那么普通的话,却到底还是让人在心里泛起了涟漪。
》~《
记得有一次,我推着购物车,行走在超市的购物架间,随意的往推车里放喜欢的零食,看到了边上小孩子羡慕的神情,我猜,那一刻,他一定很希望一下子长成我这样的大人吧。
就好像,我小时候期望长大一样,可眨眼我就真的长大了,却再怎么眨眼,也回不到从前那个希望立马长大的小屁孩了。
然后遇到那些步履蹒跚的老者,我一点儿也不敢想自己变老的模样,一点儿也不喜欢期望这个词了,它让想象变得不再美了,且告诉你,期望的所有都似乎不是期望的那么回事。
又想起那句人人都喜欢说的话,等你工作了,就知道读书有多好了。
总是有人在说,要好好珍惜,我们也很认真的听了,听完就懵了,什么是好好珍惜,能不能讲具体点。怎么样是不好好珍惜,这两种做法的下场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例子吗,不这样会怎样嘛,那那样呢。
为什么,那些过来人老是说一些让当时的人不信,后来也说的贼顺溜的话呢。
等真的到了那时候,这样的先知性的话,似乎也没有意义了,而在这些将到未到之时还没到的时候呢,怎么做,才是好的呢。
一个襁褓里的孩子,要怎么做,才能记得自己是谁在干什么,一个稍大些的孩子,要怎么明白要糖得糖要玩具得玩具的大人为什么会不快乐。一个学生,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暑假要怎么度过,才算真的没有浪费。即将工作的人,要怎么做,才算是珍惜了在校的时光。已经工作的人,要怎么做,才能接受这些所谓的规则的变幻。
单身狗们,要怎么样做,才配得上那句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期。已婚人士,又该怎么做,才能卸下所有被附加的身份,去做自己。
这些先知,他只说一些皮毛,并不有解决的办法,也没有应对的策略,他们只是说,只是说,因为他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也只是早一些的试验者,而那些只是他们的经验,他们也只是一不小心就经历了这些,一不小心就到了这个那个时候,然后能告诉别人的,也不过是个几句能告诉别人的罢了,其他的说不出道不明的,全都会被消化吸收并不为外人道。因为他们只是循环了一个所有人都会循环的过程,循环到底也只是循环了一遭而已,哪里有什么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可言。
所以,不能妄想有人能真的告诉我们一些真理,因为根本不存在真理。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设计好的麻烦,谁也少不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一个画面,玛蒂尔达严肃地仰着头问里昂,“生活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总是如此。”
》~《
如果知道一件不好的事,却没能力去改变,那么,不知道也未偿不好吧。
如果一个人想知道什么,那么无论如何,他知道也只是时间问题吧,但如果一个人不想知道什么,却太难了,总有人会想方设法的让你知道的。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啊,都不是非知道不可的,倘若有非知道不可的事存在,那么就算你想逃,也是逃不掉的吧。
有些事,你不知道,或许是有人觉得你已经知道了,或者是有人觉得你不必知道,或者是有人觉得你不想知道,所以你不知道。
但不管怎么样,等你该知道的时候,你也就顺带知道了你不知道的原因,然后一看,确实没什么好知道的呀。
知道了却无力改变的事,不等于让一个本可以在不知道的世界里任意妄为的人平添烦恼吗。
就像电视里,一个长者辛苦隐瞒的秘密,被坏人拿来当作利器去伤害主人公一样,那样感觉真的糟透了。
所以说,还是喜欢不去知道更多的事,不去经历更多的事,如果学不会豁达,那么就学会坐井观天,做一个井底之蛙未尝不好,如果一生只有活在井底这点能耐,又何必去管外面的天到底有多大呢。
还是好好的用尽全力过这平凡的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