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无论多大的年纪,都有一颗永不停歇八卦的心。我们总想知道明星的隐私,天天吃着不同的瓜。总想找一些别人家的趣闻,做为茶余饭后的聊资。
女人的嘴碎,结了婚的女人话就更多了。学校里有个同事,叫她yy吧,生完二胎,刚休完产假回来上班。考虑到她的情况,没让当班主任,只是教一个班的语文课。可能是产后抑郁,也可能是闲的发慌,一会在楼下跟她搭班的班主任聊要如何跟家长搞好关系,要让家长记得你的好。还指导班主任要做这做那。跟她搭班的班主任是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上学期已经跟他们班的孩子打成一片,也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是个有干劲,很有想法的年轻老师。真不需要她这样一个观念老套的人指手画脚。于是,她到我们楼上打听人家的底细,还到处说他固执,不听劝,做事没方法。
她算是有福气的人,两胎都是儿子。大儿子给婆婆带,刚出生的小儿子因为她要上班,就让他老公放弃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她也是个不幸的人,用她跟我讲的话说,婆婆不体谅她,不跟她到城里来生活,让她跟孩子分离,老公不赚钱,全家人的生计都是靠她,她要付房租,负担养孩子的生活费,还要负担家人的生活开支。于是乎,她在所有人面前,三句话离不开自己家里的琐事,今天跟一个同事抱怨她的婆婆,说带孩子不好好好带,孩子摔倒了,不去关心孩子伤到没有反而说把地板压坏了。说老公在家带孩子不知道孩子穿多穿少,在家不做事只知道睡觉。又过了几天,在另外同事面前说,她坐月子时老公嫌孩子吵搬到外面住,婆婆对她不管不问,让她自己一个人忙着泡奶粉,抱孩子。所以没做好月子。说什么月子里的仇恨要记恨一辈子。再过几天又来楼上抱怨她的老公没本事,还在外面乱花钱,她还要替他老公还债。桩桩件件,罄竹难书。
这些抱怨家长里短的事,我们开始听着是同情,后来再听就觉得厌烦了。其他人并不是你的垃圾桶,我们也有很多自己家里的烦心事,但是我们选择隐忍。不为别的,只是不想别人像看笑话一样听你说起自家难以算清的账。
对家庭琐事的抱怨听听也就算了,但我最不能苟同的是她对自己工作的态度。同是当老师,我们都知道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做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前几天同事接到上公开课的任务,同事刚出学校不久,年轻教师的课堂总会有些差强人意。因为是第一次,她觉得很不好意思,一天闷闷不乐。下班后我们同办公室的同事,科组同事都安慰了她,也对她的一些方法表示肯定。希望她别灰心继续加油,原本她都已经稳定好了情绪。到了晚上,yy到我们这里来,一上来就冠冕堂皇的说,很抱歉啊,没有提前给你建议,也没提前帮你磨课。坐下来之后,突然画风就变了,跟这个年轻老师说,你不要在意学校这些老师的说法,不要在意教的好不好,课上得好不好无所谓的,关键是要会搞好关系,搞好跟家长的关系,跟领导的关系。要看书考编制,不要管要怎么上好课,这些都是没有什么用的。
听完真有些愤怒了,她真是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刚从学校毕业的老师不知道有没有被她这番话荼毒。我真的很难想象一个老教师居然用这样的言论去影响他人。
但影响三观的话还没来得及消化,她又开始了对婆婆和老公的控诉,新闻旧闻,也不管别人听说过还是没有听说过,有如洪水泛滥一般倾泻而下。哭的稀里哗啦求安慰。年轻教师哪里受的了这些,想起刚发生的事,也跟她一起吐槽家里的杂事!唉~
据说她们两人一起吐槽到凌晨两点!一个一天到晚只知道吐槽老公不带孩子,说婆婆不好好带孩子的人,自己在外面跟人家聊天聊到凌晨两点!她每天都干了什么呢,让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下:每天随意上一两堂课,也不管质量好不好,因为这些她都觉得不重要!整天去想着如何搞好关系,让家长知道你有多辛苦。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抱怨自己的家里事。嫌弃家里的婆婆不会带孩子,老公懒惰。但是她自己有空也没有去关心孩子,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做的不好呢?
女人所有的幸福与不幸福是自己选的。你当初选择了跟你的老公一起携手同行,风雨同舟。当初是你选择了这个家庭,生了第一个孩子,你发现他们家的情况不容乐观,又是谁要生第二个呢?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对于已成现实的事情,接不接受都一样。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何必要把自己过得不好的事大肆宣扬。让全世界都知道你的家事,是想让大家帮你宣扬么?留一块遮羞布给自己吧!毕竟当初是你选的他,难道要所有人指着你说,早知今日,当初是瞎了么?
我不喜欢和这样的垃圾人做同事。三观和我不同,也没什么可以聊的。与其跟同事抱怨这些琐事,倒不如试着去改变。你可以把生活过好,你可以试着跟家人沟通,你可以培养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见人就说自己多么的悲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路是往前走的,而不是在原地蹉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