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句话点燃了我的思考
最近在简书上写文,参加了阅读社群,自以为有了一些狠狠的进步,小尾巴不禁翘了起来。一次和家人在餐桌上吃饭,得意地谈到了自己的进步,言语中流露出了对家人不学习不进步的不满,没想到坐在我对面的我的诗先生很不客气地抛来一枚炸弹:“就你那智商,学什么都是表面,学啥都不行!”
突然被他的话噎住了,躲到卫生间,眼泪不由自主地滚落,想想他前些日子在我的文章下偷偷打赏,更觉伤心。最亲近的人看得最清楚,伤自己也最重。当时赌气地冒出了“到时候一定证明给你看”的想法。
事后冷静下来,继续每天的阅读。当读到《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相关章节时,李笑来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我: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
反思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真的像几辈子没有吃过饭的饿死鬼一样不要命地吃,表现在不分需要地疯狂吸收别人的东西:听在线课程,看订阅文章,关注出名老师的公众号,龟速阅读老师指定的书籍。
茫然地阅读,老师在晨读会上分享了阅读的方法,在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中也有,看一本书,不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地读完,而是在了解序言和目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重点去研究。而我却总觉得书中的很多内容没有阅读,可能会遗漏掉重要的内容,还是不舍得。往往看完了,再用写作的形式分享出来,感觉文章写的干巴巴的。没什么深度。
而很多次老师也强调我们一定要和自己的生活工作结合起来,看看哪些知识已经或未曾运用到,哪些跨界的知识还可以进行迁移。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还提到改变底层认知,这些都需要通过反思进行。
同时,我也通过阅读《精进》和《刻意练习》的内容,知道了复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没有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最根本意义是能使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反而花了很少的时间去做这些事。而把学习一些新的理念、了解一些新的工具和信息当做了重点。
根据二八理论,这决定80%行为的20%的时间和思考,却被无情地抛掷了。
所以,诗先生的评价并没有错,通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这是一个自己的成长契机。面对别人的批评,如果是客观存在的,就接受它并努力改正。如果是不客观的指责,就不予理会。
2.“只听到你扑棱棱的拍翅声,但没有看到你的尾翼划过天空”
因为诗先生看到了我每天六点悄悄起床,关上餐厅的门,在餐桌上铺开笔记本开始听音频,参加晨读。做饭时,也把手机声音开得大大的,播放着关于历史、阅读或音乐的一些内容,看到我拿着小小的本子记录灵感,看到我和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侄女儿谈梦想,谈她究竟是离开国企全力考研,还是边工作边考研。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默默观察,感觉这次我又魔怔了,而且病得不轻。一个在教育岗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师,现在还不静下心来教书,多么不靠谱。而我所期待的以创业为目标的梦想简直是痴人说梦。如果说刚开始是在简书上写写文字,抒发一下自己的心情,还和教学有关系,现在的所作所为,难道还和自己现在端着的饭碗有一毛钱关系吗?分明就是转行的准备!
所以,尽管我好像看上去很努力,但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啊。
其实,我已经在做一些改变了。首先,阅读一些实用性的书籍为我打开了视野,我开始在单位就按照计划完成当天的工作,没有再把工作带回家。同时,尽可能利用整块的时间把每天的授课过程,通过听录音的形式进行复盘。我发现了自己的课堂用语中有时候随意,有时候表达不够简洁,有时又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同时也发现了学生表达方面需要改进的方向。
通过一次次的复盘,现在课堂学生的自主性表达比以前进步很多。而我的引导和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日渐提升。
通过每天的列计划,写时间日志,复盘整体工作情况,我发现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虽然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进入旧有的舒适区模式,有意无意地浪费,比如和同事聊聊天,自己在手机上无目的地浏览信息,但是马上有了这个意识,立即停止。
有时候僵固性心智还会阻碍自己的想法,表现在部门管理中,但很快就能警觉起来。
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些方面仍需精进,比如时间管理中的留出意外事件处理,对做事先后的轻重权衡的判断,比如,每天反思的时间比重和正确的反思方法等等,还需要不断实践和调整。
还有,对于一些时间管理、资料管理的数据类工具,我在快速掌握并自如运用方面还做不到。但是我还是在不断学习。
所以,虽然你听到了只是扑棱棱的拍翅声,其实,我的双脚已经开始离地,地上已经腾起阵阵尘土了。
3.“加油吧,一路跑向前!”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从小被小伙伴欺负,他总是一路狂奔,跑个不停,跑出了精彩的人生。我也像阿甘一样,资质平平,害怕被自己嘲笑,所以只有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