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写这篇日记的时间是下午五点二十五,而且要和前面几篇划清界限,以显示之后的我都是为了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来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努力的。并为之前的文字的不走心作出自我谴责,虽然在这里写文并不为名为利,也不稀图我这样粗劣、低级、又没有深度的文章能为人青睐、重视,只是希望能借此以磨练辞藻、进修言语,万一将来自有所得,也算功德一件。原本是可以任性妄为、恣意书写的,可是发现竟然有读者给我的文章点了赞,倒是教训我要认真起来了,想来写作的不认真一定是对读者的极不负责了。
正文开始之前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一段声明给有缘的读者和未来不断变好的自己:鄙人只是一个浪子回头、努力向上的中二青年,日记中一切事件皆为亲身经历,所有观点都是现阶段所学所感,并不能作为完全正确的参考,也并非随着经历阅历的提升一成不变。这本日记是一本记录日常生活、学习成长、所思所感的杂文录,希望我或好或坏的经历能给迷茫的同伴以启发,希望有德之师也能不吝赐教。当日日记一旦发表绝不更改,只在以后的文章中做修补。无特殊情况也绝不断更,做一个能坚持、守信用的人。简书一直在,日记一直在。不求取悦任何人,只是努力生活。(另外日记中出现的所有课程、老师的名字都是自己要认真跟学的内容,并且会记录学习所得、没有半点打广告的意思,容易歪曲理解的读者千万有自己的判断。)
中午睡觉之前我还在自我问答:到底日记应该怎么写,应该写成流水账还是聚焦一两件重要的事情?应该写什么内容才能不空洞、有意义、值得纪念、不浪费时间?应该用什么方式才能更清楚、没有歧义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意愿?应该写成严谨理性的条理记录、还是言辞考究的散文随笔?
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有答案,后来就睡着了。
先来说说上午干了什么,六点半的闹钟想起的时候,我的大脑清醒了一瞬间,又睡着了,七点钟是感觉醒了又起不来的状态,我就打开了2019年的系列课程“一堂好课”,主持人康辉,第一节课是金一南教授讲的。我真的就是那种,睡不够怎么都起不来的人,除非事关生死存亡或者迫在眉睫,否则有一分钟都要闭上眼。八点课听完我醒了就起床了,洗漱完吃了简单的早饭就上课去了。我犹记得早上听课还被教授讲课极强的感染力渲染哭了,现在却几乎记不得多少东西了。我才21岁啊,记忆力已经退化到这种程度了。
到教室之后,先听了一节所长林超的通识课金融学重要模型的小节,这次学乖了,利用b站的笔记本做了一点笔记。跨学科知识金融学,几乎听不同,只是记得有一个杠杆原理,看着笔记能讲一个大概(记忆力不好应该需要经常复习)。
九点到十点半看了“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2-4p的内容,艾教授讲课真的太有代入感了。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前面的部分都听过两遍了,这次在听做了非常认真的笔记,并且努力按照教授所讲的要求来做人做事。教授的课程不知道是多少年前录制的,但是对于上了一个假大学、即将步入社会、又没有合适教材学习礼仪课的我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并且教授言传身教、讲的好、做的也好,让我由内而外的敬重他,发自肺腑地想做他的学生。但是教授却实在五年前就亡故了,当时看着悼念的视频泪流不止。具体的课程内容就不在日记中记录,否则篇幅就太长了,如果有机会也会把学到的东西整理成笔记,成立“知识笔记本”,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十点半到十二点看了陕西师范大学的“逻辑思维与写作的课程”,这个课程就比金融学好理解多了。本来为求职做准备,我是想要学习一门公文写作的课程的,但是最近我发现可能更需要一门逻辑思维的课程,我的逻辑常常不是错的就是乱的。虽然我也很不想承认我一个堂堂大三的学生,那方面的缺口有这么大,但是尊重事实才能针对性填充,进而补足短板,求得进步。先听完这门逻辑课,在听去听公文写作的课程,我想所得会更多一些。
12点到14点,吃饭、出去溜达消食、午睡。没什么好说的。
14点到15点半,也是在b站上找了一个“日本文化概论”的课程看,主讲教授韩立红,我的思路是先了解日本,在学习日语(现在日语水平刚过n5,单学语言确实没了兴趣)。虽然日语已经不同于其他真正的小语种,已经被更多的人了解并接纳,但我还是发现仍有非常多的人把学日语等于不爱国划等号,还有去日本的都是汉奸等思维。大部分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尤其是老一辈或者深受老一辈思想影响的90后,真的对日语以及和日语有关的学科存在偏见。还有说学小语种没出路的等等,包括父母知道的态度也是极其反对。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日语虽然是小语种,从功利主义来说小语种真的学好了,收入比一般文职性工作要高些。从爱国主义来说,不知己知彼,怎么知道自己的不足,怎么能够去弥补,虽说不一定真的在那方面作出什么贡献,但是了解总是好的。最后总结一些今天课程的中心思想:日本真的是一个杂牌文化国家,他们国家还有学者给自己的文化命名——杂种文化。中国话里,这不就是自己骂自己吗?文化差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以为自己知道。
15点半到17点半的时间,主要是看了半佛老师的“如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五本让你怀疑世界的好书”以及前国家持证交易员珍大户的“花呗、借呗,你不知道的”、“2021的房价会怎么样”、“出生人口爆跌,别再内卷了”。不知道资本家看了是什么感受,总之我再也不是那个刚接触智能手机,刚走出家门那么容易被骗的小白羊了。踏实努力、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先有能力到社会上吃饱饭、再有能够力孝敬父母、最后有余力的情况下回馈国家一点做做慈善什么的,就是我作为一个平凡与普通的大学生现在立身处世的全部追求了。
文章的末尾点一下题,今天被感动的地方:起床前的一堂好课,艾跃进教授的礼仪课,半佛老师的“如何成为时间管理大师”(里面有一个观点,大学时间是父母拿钱换来的,给你的最充裕的、最安逸的时光,一下子就点醒了我,我的时间无比珍贵),下午和妈妈的聊天,好朋友CC的关心(今天停水了,平时大家都有储备干粮,不吃饭回去冲冲泡泡也能对付一顿,今天停水了,CC去买饭的时候特意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吃)。
感动化为感化:因为有以上种种的感动,更让我觉得我的生命我的时光不独属于我个人,我不能自私的挥霍我的青春,让它沉溺到时光的谷底,而要在这段寂寂的时光里,坚持努力,等待厚积薄发的机会。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希望与大家共勉。喜欢可以留言,也可以互关,不同意见亦可辩论(不是吵架哦)。
今天就是这样了,剩下的时间要再学习一下。最后也给自己承诺一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人和故事,都值得我尽最大可能用精彩的文字记录下来,在此之前,请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和锻炼自己的文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