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李靖的清华研究生很纠结,同学们都说他营销学的是不错,但用不上。
他决心证明给他们看。他在书中领悟到,人想要成功,需要依靠人脉。
他又不是交际型的人,吃饭喝酒那套他不会,平时也不会主动链接别人。
想来想去,他决定做个人品牌。他注册了公众号,开始写商业文案分析的文章,结果一炮而红。
后来,公司被百度收购了,他成为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
对,他就是声名显赫的——李叫兽。
在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如果想获得财富和影响力,做个人品牌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十八线城市的程序员彭小六,通过做个人品牌,成功跻身一线城市,成了青年作家。
英语教师剽悍一只猫,通过做个人品牌,成了个人品牌战略顾问和社群运营专家,找他咨询一天20万。
看到这你可能想说,我也想做个人品牌,可是市场上高手这么多?用户都被他们抢光了,我一个新来的人,怎么和他们抢市场呢?
别着急,这本书能给你答案——《抢占心智》。这本书是根据大名鼎鼎的《定位》写成的,可以说是《定位》的中国实操版。书中通过大量的中国企业案例,阐述了一个道理:新的品牌想要快速崛起,需要抢占客户的心智。也就是说给客户一个记忆点,让客户买东西的时候能想起你来。这样,你就能杀出重围,实现新品牌快速崛起。
《抢占心智》的作者江南春,他是分众传媒公司的创始人,就是你每天回家时,在电梯里看的电视广告,就是他们公司做的。说起江南春,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大学学的汉语专业,那会儿女同学都喜欢文艺青年,他就想当个诗人。后来改革开放了,有一次他去跳舞,发现人女同学都不正眼瞧他,人家喜欢做生意的男同学,一怒之下,他就下海经商了。后来事业干的挺成功,上了中国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和马云、史玉柱、牛根生等大佬成了好朋友。
书中关于品牌快速崛起的打法有三个,咱们一个一个分析:
001 反过来思考定位
第一个是不要附和强者的打法,你要反过来思考你的定位。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拼多多。当所有人都以为电商天下已定,阿里巴巴和京东二分天下的时候。突然杀出了拼多多这匹黑马,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上市公司,市值直追京东。拼多多是怎么胜出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服务城市里的人群,而拼多多服务的是五环外的人群,也就是村里老百姓,与他们正好相反。
美团当年进军酒店住宿领域,也是这么思考自己定位的。当时携程市场上绕不开的霸主,将艺龙、去哪儿网都收入了靡下。美团一个新公司,怎么和携程这种巨头竞争?美团调查市场后发现,携程主要针对去外地出差的商业人士,而本地的住宿业务,他们却没有覆盖。
美团迅速将自己定位为本地住宿,面向学生党。生生从携程手里撕了大半鸡腿,携程欲哭无泪。
回归到我们自己,如果你是一个英语教师,你想做英语培训,这个领域绕不开的霸主是新东方。新东方做的是班级培训,你就做家教。新东方服务学生,你就服务职场人士。
总之,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002 聚焦细分领域
第二个是力量不要分散,把资源重压在一个领域。网红大力哥说的好:大力出奇迹嘛。
1996年,苹果公司风雨飘摇,亏损了10.4亿美元,马上就要破产,董事会无奈之下请回了乔布斯。乔布斯重归苹果后,发现苹果的业务线太多了,一款电脑拥有好多个不同的版本,甚至还有打印机业务,员工们跟乔布斯介绍了三个星期才介绍完。乔布斯只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我该让我的朋友买哪个?他们回答不上来。
后来乔布斯将业务线砍掉了70%,聚焦在四款电脑上,董事会认为他疯了,认为这不可能盈利的。结果两年之后,苹果公司扭亏为盈,盈利3.09亿美元。
简书一哥彭小六,也是靠聚焦这个战略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他以前又是讲产品运营,又是办梦想早读会,又是讲个人品牌,钱是挣得不少,但始终没有像样的作品。后来他聚焦在阅读上,办了洋葱阅读,一炮而红,成为了国民阅读品牌。
回归到我们个人品牌上,我们与其分散的做好多产品,不如聚焦主打一款爆品。我看有的新创立个人品牌的朋友,一会儿搞海报设计,一会儿教运营,忙的累死累活的,效益却不太好。这就是不够聚焦。
聚焦意味着我们要舍弃一些东西,这很难,但值得。
003 开创新品类
第三个是基于品类或新品类创新,自己当第一人。这个就是市场上没有你的位置,你就自己开创一个。
我以前卖车的时候,发现有个事特别有意思。国际品牌里十万块左右的车很多,什么丰田的卡罗拉、大众的朗逸,卖的都挺火。但在村里,他们都干不过一款国产车——哈弗H6。
原因就是哈弗H6开创了便宜的SUV这个品类,丰田、大众的SUV动辄20万上下,10万块左右的SUV他们生产不了。而国产车如果也想出,那就是跟随者了,人们想到便宜的SUV,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哈弗H6。
现在这个时代,给予了普通人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可以通过做个人品牌实现财富跃迁。但有比挣到钱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正如《抢占心智》中的这句话所说:
“所有生意的本身,都是去帮你发现生活的意义。只有生活的无限,才会铸就商业的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