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一旦确认,就会完全改变交换的基本逻辑。
那么,货币是如何确认的?
看一下货币得到确认的充要条件:
PAb=m
或者换一个说法,个体A可以向C方,用m的货币买到物品b
要满足这个条件,就需要回答1个问题:怎样确保用货币m能够买到物品b?背后的力量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成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货币必须有能力买到物品;另一方面,是如果不能用货币买到物品,那么货币方就必须受到制约。
而这两点,正好是《规则论》里,信用的定义。
所以,本质上,所有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看一下货币的演变:
人类发展的早期,为了方便交换,曾经用过贝壳作为货币。贝壳作为货币,在能力上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说,没办法拆分;所以,使用范围极其有限。
金银等贵金属,被用作货币之后,静态能力层面没有问题,但在动态能力方面有欠缺。比如说,货物快速增长的时候,货币不能同步的快速增长。
贝壳和贵金属这两种货币,真正的货币方都是自然,只不过是被人类拿来,当货币来用而已。所以,这两种货币,天然的就受到制约。
纸币作为货币,在交换的能力方面,不再有问题;但在受制约方面,则存在极大的问题。因为纸币的货币方是人。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货币理论,基本上都只是关注了货币能力的方面,而在制约方面,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为什么之前的理论不需要考虑制约?因为在之前的经济学理论里,货币都锚定了金银。而金银,具有天然的制约性。
当纸质货币成为主流,像金银那种天然的制约,就不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各个国家,都遇到了严重的货币问题的原因。没有足够的制约,货币超发,就是必然。
关于如何制约的问题,会另外专门论述。
还有一个问题:C方是谁?
当前的理论,任何人,机构,组织都可以成为C方。这纯粹是扯淡。
货币确认的公式,其实隐含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能够买到物品的,只能是m,不能另外存在一个n,也同样可以买到物品。所以,一个国家里,只能有一种作为交换凭证的货币;这个结论,也适用于数字货币。那些允许其他国家的货币在本国自由流通的国家,某种程度上,是放弃了国家主权。
无论货币是什么形态,保证货币的唯一性的力量,只能是国家暴力。如果仔细研究货币的历史,就可以很明确的得出这个结论。随便举个例子,古代要是有人敢私下铸币,是要被诛九族的。
而使用国家暴力的条件,就是货币由政府来发行。
另外一点,国民持有政府发行的货币,天然的就具备一个用途,那就是交税。税收,是政府用来生产公共产品的资源。所以,交税,也可以看成是,购买公共产品。而公共产品,是所有人永恒的需要。所以,政府发行的货币, 天然的就具有买到物品的能力。其它任何组织,不论拥有的是什么东西,都不具备这种属性。
所以,货币的发行方,只能是政府。
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号称是一个私人机构,绝对是一个谎言。私人机构,怎么可能在政府债务飞上天的时候,还同意继续发行货币?如果美元是私人机构的产品,或者说,财产,那么,当有人伪造美钞,为什么是CIA,NSA,这样的机构出动,而不是让警察来管? 伊拉克不准备用美元来结算石油,然后美国发动战争,这决不是因为私人的财产受到侵害,而采取的行动。
再强调一下,货币的背后,是国家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