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浮华
编者按
从1946年起,话剧《探长来访》在英国伦敦西区连演10年,和连演57年的《捕鼠器》、连演20年的《黑衣女人》一起,被誉为“去伦敦西区必看的三大名剧”。
2015年《探长来访》话剧首演70周年,BBC推出一部改编自话剧《探长来访》的电视电影——《罪恶之家》。BBC出品,必属精品,《罪恶之家》豆瓣评分8.3,好于93%的悬疑片!今天,空间君向大家推荐这部话剧《探长来访》,以及改编的电视电影。良心推荐!
有关《罪恶之家》
先来聊聊《罪恶之家》吧!
故事讲述1912年的一个晚上,英国一个资本家的宴会厅里,正在举行女儿的订婚庆祝晚宴。一位不速之客突然登门拜访,来者自称是新上任的探长,前来调查女工伊娃·史密斯自杀的案件,死者曾经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干过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的渗透,众人渐渐发现,在场的每一个人,不管有心还是无意,都与伊娃·史密斯的死脱不了干系。
故事整体忠实原著,把原话剧故事对白、人物性格、道德走向等都丰富完整地呈现出来。单从推理悬疑节奏来看,观众通过前70分钟的剧情走向基本就能判断出伊娃·史密斯的死因是什么了,已经成功引导观众进行反省和思考了。
但,影片真正的精髓在最后15分钟,最后这堪称神之反转的15分钟。探长在查清事实真相后离开,慌张心虚的资本家给警察局打电话,发现根本就不存在这个所谓的探长。这个探长叫古尔,Goole这个名字,与ghoul同音,是鬼魂的意思。
上帝来过!
故事的背景设定是191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年。那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候,资本家疯狂压榨剩余价值,工人被残酷剥削,底层人民毫无生存的尊严和空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历史证明公平最后还是来了。古尔探长离开之前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预言式的台词:随后战争席卷全球,人们果然在烈火中付出了痛不欲生的血的代价。
约翰·普里斯特利是位优秀的剧作家、批评家,他只通过一件事,却展现了整个乱世。好的悬疑推理片也绝不仅仅按照观众正常的思维走向演下去,绝对会在最信任的时候给人当头一棒,从而在艺术形式和思想高度上再拔高一个台阶——社会良心,一层层的台阶多了,还怕整个社会上不了楼吗?
看完之后根据剧情我联想到一部相似的日本电影《如月疑云》,讲述明星如月自杀一年后,5个粉丝举行纪念会,并推理起如月之死的真相的故事,本来看上去都很无辜的5个人,却在彼此的回忆和怀疑中陷入了巨大的恐怖阴影……可见,编剧也深受《探长来访》的道德影响,这是另一层台阶,人类正在不断地一步一步向上走。
《罪恶之家》之所以有这么高的评价,一方面是话剧先演在前,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观众群体,且电影内容也高度还原了原剧本的人物与剧情,没有让观众失望。另一方面是在舞台剧的基础上融入了电影的的拍摄剪辑手法,以新兴的艺术形式展现出经典剧本的持久魅力。
有关《探长来访》
与电影相比,现场版更加震撼。《探长来访》是胡歌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大戏,也是我大学时期话剧社每年必演好几次的镇社剧目,这个剧目的传奇和经典不必赘述。除了各个版本的公演,幕后的排练、剧本通读我也亲身经历过好多次,所以对它有特殊的感情。包括《如月疑云》,也被改编成话剧版本,我也在现场看过,这个故事,我再熟悉不过了。
当坐到剧场里,灯光开启,一阵喧闹的欢声笑语迅速将观众带入情境,观众看到一个封闭的空间——资本家家里的宴会厅。随后探长来访,一层一层剥开事实真相,在审问的过程中,我几乎已经断定,凶手就在五人之中。但探长逐步揭露出每个人的罪状后陡步离开,最后一通电话告诉我们,没有探长这个人……巨大的凉意从背后侵袭上来,一瞬间爬满全身,在那一刻我知道,每个人都是探长。
法国心理学家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在《冷暴力》一书中这样定义“尊重”:“尊重的意思是,重视他人身为人的价值,并知道我们可能带给别人的痛苦。”伊娃·史密斯或是约翰·史密斯,都只是一个缩影,无论是在100多年前的工业社会还是今天的信息社会。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普通人,请在相处的时候温和一点善良一点吧,蛮横和无礼在文明社会不应该有繁衍的土壤,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悲剧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并非独自生活,而是对彼此都负有责任”。
如果那些自私、冷漠、丑陋的人多了,那人类将会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战——人性战争。那种情景不敢想象,最好也不要到来。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曾把社会比做小姑娘,他说“如果我们守护它,它就永远纯真”,为了自己养老的世界能获得清净,请对待这个世界温柔一些,再温柔一些。
为什么要温柔地对待世界?因为能量守恒,给出的美好,终会以另一种方式的美好回到你的身上。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