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趁着坐公交车的时间看完了这一期的阅读计划——《偷影子的人》。说实话我一直不喜欢看治愈系的文章,觉得总是有些浮夸,有那么多的道理要去思考。可是想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呢?那些主人公的经历终究不是自己的,那些特殊的能力,那些幸运的、不幸的,快乐的、悲痛的故事最终在合上书的瞬间都让我觉得不开心。那些单纯美好是他们的,而我的麻烦一点也不会少。当然,我的这些不喜欢,除了孩子们的故事。我对孩子们的所有行为总是无比宽容,无比耐心,于是一切故事,在发生在孩子身上我就觉的是温暖的,有傻气,有俏皮,有善良,充满变数,充满想象,以及无限的潜力。所以无论怎样天方夜谭的故事,在孩子身上就是合理的。
偷影子,怎么说呢,其实是能与影子交谈,又或者,就是拥有一种能够看穿人内心深处的能力。有一个片段我看完之后印象深刻,笨蛋马格的影子央求想要做一个好人的影子,希望能不被其他的影子嘲笑。现实中的“风筝男孩”(我们就用克蕾儿对主人公的称呼吧)总是被马格欺负,在学校成为同学们的笑柄,然而在影子的世界,马格的影子却被其他影子所嘲笑,而“风筝男孩”,是一个影子们公认的好人。
记得有过这样一个命题:“如果有了超能力,你会做什么?“有了超能力的”风筝男孩“用这种能力理解欺负自己的坏孩子马格的坏脾气由来,去帮助他的朋友伊凡找到缺失的母爱,去了解被父亲抛弃的母亲脆弱的内心,去安慰聋哑女孩克蕾儿找到快乐,去帮一个丧失生机的男孩努力求生,去帮自己最好的朋友吕克追逐梦想。从小到大,他怀揣着这种超能力,小心翼翼,却始终心怀善意。
对比长大后的“风筝男孩“,我爱极了小时候的他,或许是我真的偏爱小朋友,又或许只是那个备受压迫,却又暗地吐槽的男孩太过真实。喜欢一个公认的漂亮女孩,却会因为别人不喜欢他而生气,会写下”伊丽莎白很丑“,会在认识克蕾儿后赌咒的说要去找伊丽莎白炫耀,如此真实的孩子,就一如我们小时候的样子。那一年我们也会因为爱慕的男生和另一个女生更亲近而嫉妒,也会因为自己的好朋友有了新的朋友而难过。童年啊,简直是一场太过美好的梦,告诉自己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可以幼稚,却从未发现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幼稚。
如果说和影子说话是“风筝男孩“的童年,那么和未来的自己写信就是我的童年。最后一次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大概是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我一个人搬着摞满书的纸箱子做成的凳子坐在宿舍卫生间的门口晒太阳(不要问我为什么在卫生间门口),那一刻觉得时光静好,心情无比的美妙。于是忽然决定写点什么,希望在未来的有一天我为了生活满心疲惫时记得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幸福的时光。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一刻的心情,可是那封信被我夹在了哪一个包中我却是记不起来了。从小到大我为未来的自己写过无数封信,虔诚的写完,然后随意塞在某一个盒子里,某一个包里,又或者是某一本书里。那些信里有我的梦想,也有我不想自己长大后会变成的样子,我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我无意中翻到某一封信,看着自己稚气却单纯的文字,会不会泪流满面,那些小时候的希望和不希望,我是不是还坚持着。
每一个孩子长大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就像许多女孩子喜欢娃娃,男孩子喜欢汽车一样,那是一个大人们无法理解的精神领域。我喜欢听小颖给我讲的睡前故事,时而是她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时而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名字组成的天马行空的故事。那是他们的想象力,也是他们丰富的自己的王国。我的书,我的日记,我的信就是我的王国,而和影子的交谈就是“风筝男孩“的王国。当他跟妈妈坦白自己是在和影子交谈时妈妈会觉得他想象力太丰富,无法相信,就像很多大人无法理解孩子们会给自己每一样玩具起名字,过家家,甚至完整的自编自导自演一场大剧一样。因为不相信,所以听不到,而他们相信,于是他们可以交流,可以玩耍,可以成为好朋友。
我喜欢这本书里母亲的角色,除去她对自己儿子无微不至,哪怕生病也不愿麻烦儿子的这种体谅。我喜欢的是她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她经历了人生恶不幸,被丈夫抛弃,一个人努力拉扯孩子长大,尽管生活总是充满烦恼,可是她总是能找到让自己忘记一切的方法。谁的生活又是一帆风顺呢,我也会在压力大的透不过气的时候嚎啕大哭,然后看一本书,看一集综艺节目,笑的比谁都开心。生活啊,不总是要继续。拥有一个被全校的孩子甚至笨蛋马格都喜欢的母亲,我想“风筝男孩”真的是很幸福的。
总体来说,这确实是一本温暖的书,虽然我依旧不能理解其中乱七八糟的爱情关系,可是只要有那份孩子的善良,就足矣温暖我。若有一天我终于不可避免的长大,只希望那些我相信着的存在可以依旧提醒我,曾有那么一个努力的孩子,耗尽了整个成长的时间提醒着,期待着未来的自己依旧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