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宿舍是度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一维空间,我们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在宿舍度过,当然实际时间比这个长得多。原来有一首歌叫做“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其中满含对学生时代的留恋和同窗之谊的怀念,温情满满,传唱多年仍然经久不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公寓式宿舍,不仅每间住宿人数减少,而且多为书桌和床铺一体组合式,每人独立一套,已经鲜见上下铺了。
听父辈们讲起他们上学时的宿舍,一盘土炕,能睡20人,夏天畅意聊天,冬日相互挤暖。我想那必定不那么畅意,而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能读书、能上学已是幸事,如何还会苛求其他呢?而那种吃苦耐劳、团结友善的精神却想必是在那时固定下来的。
又想起中学时的宿舍,炕虽然改成了床,但还是七八张上下铺的床拼在一起,成了大通铺,上上下下也能睡二十余人。想在宿舍里看书学习是不可能的,一是吵,二是没有桌子。晚上要生炉子,睡前还要把炉子里的火灭掉,以防煤气中毒。这是我上高中时去同学宿舍参观时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总也忘不了。至今佩服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成绩还总比我好,心中不免惭愧。
2
如今住宿条件改善了很多,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更融洽些吧。这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从大一到大四,我会处理很多事由不同、但性质相似的宿舍矛盾。轻者几句口角之后相互敬而远之;重则发生肢体冲突,到毕业都互不再说一句话。虽然所幸没有遇到媒体报道的投毒、故意伤害等的案件,但每次调解宿舍矛盾和纠纷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格外沉重。
宿舍矛盾,虽多因鸡毛蒜皮小事而起,但带给人的负面情绪却格外影响正常生活的进行。我无法想象整日怄气、或者绝交的两个人,如何在一个房间里住上四年,毕竟调换宿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那只有自己忍着、压抑着,和别人的对抗,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折磨?
我常给学生说,宿舍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宿舍成员之间彼此是这个家的亲人,虽无血缘关系且性格各异,但彼此之间确有守望相助的道义。如果这个大道理不太那么容易被接受,那么,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的同学能看到集体生活的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恐怕就能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宽广的眼光看待宿舍成员之间的交往,矛盾自然也会少很多。
一个女生跟我聊天,说她看不惯宿舍的某某某。说是报到那天,某某某被分到靠门的床位,她妈妈对这个位置不满意,想要调换,她却当着众人的面说:“总得有人住门口啊,就我住吧。”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无私女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被证明是极其自私而小气的人,后来当然又找了机会搬离了靠门的床位。女生说:“老师,世界上怎么有这么讨厌的人。”我说,与她的相处至少让你明白两件事:第一,日久见人心,对一个人的了解需要过程,而你的真诚和大度别人也会慢慢感受到;第二,世界上这样的人很多,你要学会与各种人相处,不孤立自己也不要深受其害,你下次再见到此类人,一定会心平气和很多。
3
我是上了大学才开始住校的,想必更多的大学生朋友都跟我一样,生平第一次走进这个未来四年你都要生活其中的空间,感受全新的生活,全新的人群,包括全新的自己。和很多人一样,我的适应过程也是辛苦而漫长的,作息时间不一致、生活习惯不相容、意见看法不统一、兴趣爱好不趋同,加之女孩们心思缜密、敏感脆弱,所以即使表面强忍风平浪静,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每次开学前,母亲总叮嘱我,住集体宿舍不比在自己家,要照顾大家的情绪。她给我讲起她自己上大学时的一个经历:心爱的一面镜子突然不翼而飞,母亲默不作声找了好几天,终究没找到。她强忍心中的难过,没有跟宿舍的任何人提起。我说,“为什么不问问他们?”。母亲说:“如果真被谁拿了,必定不会承认,相反没拿的人会感到不舒服,因为觉得被你怀疑了。况且,万一是我自己疏忽掉在哪里了,何必因为一件东西影响同学之谊呢?既然住在一起就该顾及他人的感受吧。”
这是我上大学那一年,母亲跟我讲起的一段往事。她用朴素的言行教会我宝贵的品质:宽容和善良,还有对他人的尊重。我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任何集体场合,拥有这种品质,是基本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的,同时也能为自己赢得生存的空间。
4
我大学时的室友小芬,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村女孩,我对生活的另一种认识也是从她那里开始的。上大学前,我周围的同学大多都是家庭条件十分好的,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圈子,对于贫困、对于节俭没有过太多的感受。小芬来上学时,是他父亲来送的。她住我对面,我的行李装了好几箱,她只带了一个包和一只蛇皮袋。他父亲告诉我父亲,学费东拼西凑已十分不易,给小芬每个月准备的生活费是200元。我印象中,馒头是她的主要三餐,穿戴极为朴素,从不额外消费。一次她在食堂迷了方向,无论如何找不到她放了水壶的那张桌子,因为没去过这么大的厅堂;她英语和计算机学习很吃力,在大学前,都没碰过电脑;她跟宿舍的姐妹们相处和谐,平日笑声朗朗,但在跟家里的一次电话中,她突然失声痛哭,说她特别压抑、别人都比她强,她想回家。当时宿舍就我一人,看她泪如雨下,我不知说什么才好。
我突然想,如果我像她那般处境,到底能做到多好呢?她节俭、勤勉、热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优越、浪费和自我;她坚强、能吃苦、给家里打电话从来报喜不报优,让我反思自己,虽与她同龄但远不及她懂事坚强。和她共同生活的点滴,让我对自己、对生活都有了新的认识。我相信,小芬和我一样,都要承受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考验,这和家庭条件、学习基础没有关系,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不适感。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成长。要接受这种不舒服,把它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5
几个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迥异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并且住在一起,而在此后的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要朝夕相处,这多么偶然而又多么不易啊。此后,这些人要在生活琐碎里,在行为言谈中,在待人接物上接受彼此的认知和考量。你从别人身上发现的所有特点,好的,不好的,都对你自己有意义。对待那些不好的,你与之抗衡的过程就是对自己忍耐力、宽容心、待人处事能力的考验和锻炼;那些好的特质,恰恰又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学习的同时就在提高自己。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人了解你的情绪、想法和建议,并且接纳你,同时也主动去感知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让自己获得社会交往和生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最缺乏的呢。
所以,在你埋怨舍友如此这般地令你不满,抱怨他们影响你的学习、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的情绪时,可曾想过,住得了集体宿舍、当得了好舍友也是你学习的一部分,而且还不那么容易呢。集体生活的经历,是我们进入社会前有必要经历的过程,通过各种交融和碰撞,完成个体向群体的融入。
我们要学会多一些关心和理解,为自己和他人都留一片温情的天地。尽管相处的时光有快乐也有烦恼,但还是谢谢那些跟你住在一个寝室的有缘人,因为你们都见证和助力了彼此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