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健身必知核心理念:脂肪是怎么来的

减肥健身很重要的是要燃烧脂肪,那脂肪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摸清楚了这个源头,也就是掌握了发胖的原理,那减肥你只需要关掉这个源头就可以了。

我们来看看脂肪到底从哪里来?首先来了解给人体供能的是三大营养素,分别是碳水、蛋白质和脂肪。我们每一次进食,体内的血糖就会升高,但我们的血管里只能容下5-10克的糖,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跟体重有关,比如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血液中大概有4.05克糖;一个40公斤未成年人血液中大概有2.7克糖。

如果血糖过高,血管会受不了,多余的糖必须马上送走,这时体内会分泌出胰岛素,胰岛素是降糖的,在它的帮助下,把糖送往肝脏和肌肉细胞,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但这两个小仓库呢?储存糖的空间非常小,多余的糖只能合成脂肪,并送往细胞存起来。在实际中,我们的消耗总是赶不上摄入,我们在不断的进食,多余的糖分在不断的合成脂肪,长此以往,我们就越来越胖了。

那为什么我们会不断的进食呢?是我们不够自律吗?不是的,是因为饿。饿是身体缺乏能量时给我们发出的进食指令。那为什么我们明明吃了很多,不到饭点就饿了呢?明明我们身上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储备,那些脂肪都是能量,为什么身体就不能调用呢?关键原因是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高。胰岛素是合成脂肪的激素,只要它的浓度高,就一直把糖合成脂肪,脂肪就很难分解,糖水平已经低过合理值了,身体又调用不了脂肪,身体缺少能量供应,就只能发出饥饿信号,让你赶紧进食补充能量。

问题是,为什么血糖已经降下来了,胰岛素水平还在高位下不来呢?是因为你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了,也就是降糖能力下降了。收到同等分量的糖,它需要分泌更多的数量才能达到同等的这样的效果,也就是能力不够,只能数量来凑,以前你吃一碗饭,胰岛素只是爬到了半山坡,就把糖给降下去了,现在你吃同样的一碗饭,它的浓度要爬到山顶才能达到同等降糖的效果。当你的糖水平已经回落到正常值,而胰岛素只是从山顶回到了半山腰,相对于正常浓度来说,半山腰还是一个高位,只要它的浓度高,就会继续降糖,脂肪就一直被合成,很难被分解,当糖低过颗合理值,你就饿得发慌了。

那为什么胰岛素的敏感性会下降呢?主要原因是两点:一是我们吃了太多的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二是我们频繁的进食。这里的碳水主要指的是米、面、粥、粉等淀粉类主食,因为淀粉是由一个一个的葡萄糖聚合而成的,虽然没有甜味,但是吃到身体会水解成一个个的葡萄糖,吸收入水后,会成为你体内的血糖,血糖就是葡萄糖。胰岛素是降糖的,它就好比是糖的搬运工,当你碳水数越多,胰岛素的工作量就越大。我们除了三餐有吃碳水主食的习惯,三餐外的零食、饮料中也充满了碳水和精致糖。你摄入的糖越多,胰岛素的工作量就越大,胰岛素长期地高负荷运作,这个搬运工自然会疲劳,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也就是敏感性下降。

再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第二个原因是你频繁地进食,有时候你觉得自己零食吃的很少,但你每一次进食都会升糖,胰岛素就会频繁的出来工作,当它刚刚降到半山腰,你又开始进食了,它又重新开始往上爬,它一直得不到休息,它长期在高位作为糖的搬员工,你天天让它加班,工作效率自然会下降。虽然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了,但是多余的糖还是必须被送走,身体受不了高血糖,所以1个搬运工不够就增加10个,10个不够就增加了100个,能力不够,只能数量来凑,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就越来越高了,浓度越高,降下来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更难回到低位了。

胰岛素水平高,就导致脂肪一直被合成,很难被分解,吃进去的热量容易被储存,储存完了又因为高胰岛素水平不能反向的调用,又只能发出饥饿信号,让你进食补充,于是你吃完了储存,储存完了就饿,饿了又开始吃,整个就是一个常有利于长胖的恶性循环。

所以总结成一句话:是胰岛素抵抗导致了肥胖,而高碳水饮食和高频次进食导致了胰岛素抵抗,所以肥胖的最终源则是高碳水饮食和频繁进食。

那要怎么逆转呢?反向操作就可以了。低碳加轻断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