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疫情,聊聊旅行

全文字数 / 5752字
阅读时间 / 18分钟


(2018年1月 摄于伦敦)

1

过去的这个五一,你出门了没?

直到疫情打乱了我们每个人的计划,才发现“出去走走”几个字,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那样的刚需。

因为疫情,从年关到五一,国人的出行欲被压抑了许久,像五一前“北京疫情防控级别降至二级”的消息一出,五一出行需求应声上涨,半小时内机票预定量暴涨15倍,同时多条高铁线路快速售罄……

就此新闻有网友还造了一个趣词,“突飞猛京”,来形容此次出行的大规模、爆发性。

也喜欢旅行,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有空的话,也会让自己出去走走,原本年后的出行计划,也因为疫情不得不取消了。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2020年的春节,是我们这一代国人的毕生难忘,武汉,千万级人口城市封城,全国,数十亿人口“禁足”,史无前例……

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中旬,肆虐了整整4个多月的澳洲山火,让整个世界为之揪心,无数的动物,人间地狱般的惨状,像末日一般……

2019年4月15日晚,巴黎圣母院大火,让这座近800年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很多网友心生感慨:

800年的东西,说没也就没了,都没能等到我去好好看看你……

还有,东非的蝗灾,英国和西班牙的飓风,加拿大出现的暴雪,尼日利亚的全新烈性传染病,巴西发现无法识别的新型病毒,南极洲的气温爬升到了零上20度......

封城,全球禁航,死寂的城市,未知的病毒,末日般的通天大火、狂风暴雪,以及无法阻挡的全球变暖下,一天一天像被温水煮青蛙的我们……

让人开始觉得,这些世界末日般的电影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者它们原本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从没有去认真在意过。

其实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黑天鹅频发的时代,或许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就像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也照样被我们这代人赶上了。

也不免会有一些感慨,就像那句:

每当开始失去,才深知不曾珍惜。

(2018年8月 摄于香港)


2

人们说,2020开局不利,这个庚子年略有些不太平,或许对我们的“不太平”,才是属于这个地球的常态。

80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一辈子,对于地球这个历经了亿万年的多元生命体来说,70亿的人类,也是那样的可有可无。

加上去年夏天刚从武汉、悉尼旅行回来,一些原本只是社会热点、看起来好像离我还很遥远的事件,却让我重新看待起旅行这件事情。

或许,人生最大的错觉之一就是,
等我有时间……

当某天的你发现,连下个楼都有生命危险,出门旅行更是一种奢望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有一种更加深切的渴望,想去探索这个还未曾好好了解过的世界,也突然很想去挽回,那些曾来不及看的,来不及爱的,来不及好好感受的。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对我们是,或许对它们、对这个地球,也是。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没有人有标准答案,但就像很多人说,它已经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

或许有点鸡汤,却也值得总去提醒提醒自己,也算是疫情下的一点肤浅感慨和反思。

(2019年1月 摄于台北)

当你意识到生命有多宝贵的时候,你就会特别特别惜命,但惜命的最好方法不是养生,而是折腾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淋漓尽致地燃烧透了。
——方励

(顺便推荐这个演讲《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话题或许有点沉重了,那就收一收。

其实想说的是,人有点末日心态没什么不好,至少会对那句“活在当下”,开始有了点更为真切的感受。

很多老师都曾分享说,要学会拉长焦距去看待当下的问题,在我看来,或许最长的焦距就是那句:

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

很多时候,境界拉高一点,做一些升维的思考,会发现其实你当下的焦虑,很多都不算是事儿,不值得你不开心,这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有助于我们做好人生心态调节的一种方式。

就像很多人,喜欢看看星河、想想宇宙,别说人类,地球都如此渺小,你我的那点烦恼小的还算个什么呢?

不去说理想、梦想这些词了,我们只求是否可以为自己的“活着”,找到那么一点点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意义。

这地球是没了谁都照样转的,不管人间值不值得,反正下次不会再来了,那既然来了,是不是得好好看看再走?

总之,生而为人,都很难说,想做的事,早点去做吧,想见的人,就早点去见吧,一直想去的地方,也早点去看看吧。

也许,真的没有那么多以后。

趁你还在,也趁它还在。

(2019年8月 摄于悉尼)


3

房间的墙上一直贴有一张世界地图,时常会让自己看看,偶尔也会去马蜂窝app逛逛,被种种草。

关于旅行,自己其实也没有什么资格和经验去分享,游记以前也写过几次,只是有幸出过几次国,也见识了一些更热衷旅行的朋友,很年轻就环球过很多地方的,甚至自驾亚欧大陆的,在他们身上,确实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心态和见识,以及因旅行所锻炼出来的能力。

自己也是小地方出来的,所以这几年的旅行,也给了自己挺大的感触,也会觉得,自己像一个恐高但又渴望冒险的孩子,既然来人间走一遭,那也努力打起点精气神,去斗胆丈量一下这个世界。

旅行是后天的混血。旅行的时候,不要带着旧思想框架去,否则你只是身体出去而已,脑袋还留在原地,那就失去了旅行的意义了。
——李欣频

关于旅行,知乎上有个高赞帖:

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怎样的体验?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第一条是这样写的: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一个人眼中的大逆不道,很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而我觉得旅行给人们带来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换位思考,可以中立包容地看问题。

嗯,也假装很懂的想了想……

其实,连地球上所有的文明,也都是人为定义的,又有什么是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有意义呢?世上所有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框架和方式。

修行不够,暂且说不来像人家的大道理、大顿悟,还是分享一些小见闻、小感触吧,且当一份随笔,大家就点愉悦消遣的心情看看,也希望你能有所收获,没有浪费你的时间。

( 2016年7月 摄于首尔)  

人最重要的,是跟过去的自己比。

也开始觉得,旅行可以帮助一个人去更好地塑造三观,增加对很多事物的立体认知和真切感受。

比如,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比如,小哥哥外还有小姐姐。

台湾旅行住青旅的时候,有一天,同屋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哥哥,新来住店,整理需要,在我床上临时放了一下东西(我睡下铺),看我推门回来了,用中文跟我说:这是你的床位吧,不好意思。 

后来听他跟同伴说话,才知道是韩国人。老实说,我很吃惊,之前说中文都没听出来,标准到让我以为也是大陆过来的,后来听英语说的也非常的好,着实让我这个英语渣又佩服又羡慕。

因为自己每次也是在借着旅行,想让自己收获点学习英语的激励和热情,以后可以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旅行。

最重要的是小哥哥还!很!帅!

你说气人不气人……

也是让我十分感慨,不出国门,不知道外面年轻人的“可怕”,也听说过很多的优秀,但当真正见识过一些,自卑感,油然而生。

那次去悉尼跳伞的时候,老实说,原本以为自己是特别的勇敢了,那种够吹半辈子牛逼的勇敢,去了见到很多看起来年龄不大的女生,很多也是一个人出来玩,有各国留学生,也有港台、大陆游客。

在西藏的青旅里,遇到一些骑行318的年轻人,有还是学生的,有在亚马逊丛林野外生存训练过的退伍兵哥哥,还有几个月一路从北京骑到拉萨的北京帅哥。

还有一些旅行路上见到的人,都很年轻,也都很有想法,交流虽然不多,听说和见过,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是真的有那么一群年轻人的。

但在他们身上,也不免能学习到一点奋进的动力,也想说,不管怎样,希望自己的心态也能永远保持着年轻。

这也是之所以喜欢旅行的一点原因。

(2017年1月 摄于大版)


4

单就旅行来说,其实很喜欢日本这个国家,目前来说,也是唯一一个去过两次的国家。

因为疫情,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明年,希望到时候,自己还能有幸去看一看,毕竟奥运这样的回忆,人一辈子遇不上几次。

那天出门很早,六七点的样子,街上人车都很少,路边停着一辆等客的出租车,车里的大叔在认真地看着书。

网上有过一组很官方的数据,世界年人均读书量的国家,第一是以色列,人均读书量为60本,而犹太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最聪明、最会做生意的人。

第二就是日本,人均读书量为40本。

国民素质以及文化软实力水平,很大程度,是基于国民总体阅读情况之上的综合体现。

而我们年人均4本的阅读量,说来也着实让人汗颜。除了相对人口基数大的国情,更多的还是教育以及重视程度的差距。

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国的进步,要学习的,都有很多很多。

(2019年8月 摄于大版)  

我们都听说过,日本的国民素质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好,这里,想分享一件很有感触的小事。

有次跟朋友等公车,顺便想问一下路(朋友会日语),正巧旁边没什么人,只有一个同在等车的老婆婆。

“不好意思,这个我不清楚,麻烦你去问下别人吧“,通常能得到这样回复,应该已是很礼貌的待遇,没想到的是,这个身体本就有些驼背的老婆婆,还专门从座上站起身来,缓缓弯着腰说,为没能帮到我们而抱歉。

很小的一个场景,却让我记忆深刻,老实说,那一刻,有点感动。

会让人感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充满戾气的人和事,那些原本一点礼貌一点善意就能化解的冲突,是多么的让人无可奈何。

想起日本的电影之所以总是给人很走心的感觉,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那样的走心,那样的认真。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很多店员在找钱的时候,会把纸币正反都顺好,再给顾客。街道上几乎听不到喇叭声,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司机也会静等过马路的行人。坐轮椅的乘客,公交车司机会全程负责上下车。通话的双方会隔着电话,给对方鞠躬致谢,礼貌的仿佛对方就在身边……

在伦敦做公交的时候,看到人们上下车前都会跟司机说一声“Thank you”,人潮涌动的地铁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Sorry”,这,也是他们的习惯。

有人说,这都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一个社会的温暖、文明的程度,不就是在这些一伸手一弯腰的小细节中体现出来的么?

“人们生活在这样的变异文化中已经很难觉察到道德标准的下滑了。”

在台北逛诚品书店的时候,书上的这句话,让我深思许久,这也是我总觉得,应该时常出去换换“空气”的原因。

该学习的学习,但也坦白讲,我们得敢于拥抱不同的声音,即使有时候是不怎么好听。因为环境无声,所以我们总会很容易忽略它对我们习惯、思维上的很多影响。

很多人质疑旅行意义的虚无,我却总能感谢它带给我的一些润物细无声的小感动、小改变。

( 2018年1月 摄于伦敦)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首尔大学,台湾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学生时代,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渣,但现在每次出去旅行,反倒也喜欢去学校看看、打打卡。也是为了激励自己保持着年轻,保持点好奇,和一点渴望学习的心。

回想自己上大学前,从没去过哪个大学,对大学的概念也都很模糊,所有的了解,都只是一些大人老师的听说。

“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考个好大学。”

那……好大学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在孩子还没有上大学之前,即使还小的时候,都可以多带他去学校看看,在外面长长见识,很多时候,你的严厉和苦口婆心,或许都不及孩子的心里,种下的那颗小小种子的力量。

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方式方法,心理学的角度,人们更容易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对大脑来说,具象化的事物,也更容易留下印象,从而产生影响。

这也是我们见到很多人,喜欢将自己的目标、理想生活的样子,写下来或者拍成照片,贴到墙上的原因。

(2018年1月 摄于伦敦)  

那次在英国,有幸去了传说中的剑桥大学,世界顶级学府之一,老实说,学渣有点小激动。

碰到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让我印象深刻。

几次旅行也让我知道,在国外,碰到说中文的黄皮肤,不一定是中国人,也可能是东亚人,或者某国亚裔、华侨。

那天下过雨,阴天,游客很少,零星的几个。母女的穿着很朴素,妈妈指着地图,和小女孩边走边看,小女孩十来岁的样子,很可爱,看得出来,满脸的兴奋和好奇。

没去过多打扰,只是听到几句,妈妈给小女孩说什么,“大概就在前面”。

相比于景点,学校这些地方,更容易碰到学生旅行团,和一些带着孩子的父母。

就像后来在牛津大学,也碰到一些日本、韩国、印度的学生团,初高中的样子。

在悉尼大学的时候,碰到一些更小的,儿童团,一群一群的小朋友,各色皮肤,看不出国别,操着英语在开心地参观聊天。

人说,旅行是最好的成年礼,从未出国的人和已经去过很多国家的人,视野一定不同。

说实话,我心里其实很羡慕他们,这么小、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看看这个世界,基于父母的见识和从小的锻炼,这些孩子长大后的眼界、选择,我想肯定都不会太差。

旅行,也是一种提高审美、修身养性的很好方式。

好的旅行会让人收获“越高越低”的感觉,眼界和愿景会变得越来越高,而谦卑的心则会放的越来越低。

李欣频老师在她的书中,也这样叙述旅行的意义:

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所以,旅行永远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理治疗。

所以现在,基于自己的旅行感受和一些见闻,时常跟身边有孩子的亲朋聊天,每每有机会,我都会说到这些,不管条件如何如何,不用总是去跟谁的起跑线比,很多事情都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们都是从“普通人家的孩子”过来的,比起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作业,有机会适当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出去锻炼,其实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会更有意义。

很多时候,放眼全世界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对于他们,比起所谓阶级固化,眼界的落后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或许才是更值得用心去经营的事情。

毕竟,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2017年1月 摄于大版)


最后

虽然人总说,旅行不就是从你待腻了的地方,去到了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因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惯性的,我们所谓稳定的生活,就是在将我们圈定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状态里,时间越是久,日子越是容易过的麻木。

某种程度上,旅行也是一种走出舒适区的方式,通过旅行,时常让自己的身心拥抱一点陌生感,唤醒一些沉睡的活力和好奇,然后再将它们迁回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人们也说,其实旅行不只是为了旅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偶尔的放松,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所以,下次当你觉得很丧,家里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得有点混沌、没劲的时候,就去试试旅行吧。

一个人也好,和朋友也好,和家人孩子也好,最重要的是,记得让自己开心。

好啦,啰嗦不少了,就这样,有机会再分享故事给大家。

谢谢你的耐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