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总在抱怨不自由。上班的同学说,自己想离开体制,可领导不放人,处处为难。我妈有时候会动怒,在这个家,我一点都不自由,我为这个操心,为那个操心,我想做点什么,就这个管,那个管。小区里看孙子的爷爷奶奶也抱怨,实在没办法,给孩子看,自己家里还一堆事。
自由,我们生而自由,可无一不生活在枷锁之中。我们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可中间过程却难得那么潇洒,自己意愿难得顺利实现。从原生家庭到学校到成立新的家庭,以及进入社会,每一个生态环境都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矛盾,个体独立意识和群体集体意识的博弈。
小时候,我们要听妈妈的话,她不会错的。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替你做的选择都是正确的,都是为你好的。可是有一天,我们遇到了爱的人,她看不上,觉得我们值得一个条件更好的人。什么是条件更好的人,这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不想屈服于父母的观念,我们只想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人。这时候,我们想坚持自己的选择,可坚持就意味着不孝。要牺牲个人成全所有人?还是勇敢选择自由?
上学后,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被人尊敬,学识广博,传道授业,他教给我们的人生哲理是不会错的。可有一天,我们遇到新的问题,老师也不懂,孔子学生问,死是什么?孔子没耐心回答,不知生,哪来的死?随着年纪增长,我们开始独立思考,发觉老师也不是任何时候都正确,我们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儒家思想里,批判老师是很不好的事情。西方有句话说,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我们能冲破传统观念挑战旧的思维,勇敢追寻真理吗?
成家后,我们要和老公商量,大事听老公的话。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女人被赋予的角色就是厨娘和妻子,母亲。女性的才华不被认可,尊重,甚至被束缚被压制。邻居家男人在家看小孩,女人上班,总觉得这样的角色分配很奇怪。我们早就习惯了长久流传下来的观念,一旦要做出一点违背观念的事情,就显得格格不入,就要面对世俗的压力。男女如何分工?追求自由的女性如何平衡事业家庭?
进入社会,我们寻求一种归属感,总想迎合别人,让所有人喜欢自己。可结果呢?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迷失,我们不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到最后,我们终于意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能听从内心的欲望,成就自己。在平衡内在和外在声音时,我们自由吗?
自由,只有在自我意识被满足才能称上自由,而自我生活在群体中,因此我们需要有勇气有智慧地平衡个人意识和集体观念。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难怪那么多人抱怨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