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帛书版
学习道德经也是不断完善修正自己思维模式的过程,慢慢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人才会有进步的趋势。
学到第三章,发现对第一章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也许等过几年又会全盘推翻这些解读,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现在还是要按照现在的理解程度老实记载,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按照帛书版:道,可道也,非恒道。你会发现,这几个道其实是不可割裂来看待的。第一个道做名词用,第二个道做动词,第三个道应该还是回复到名词而已。全句如此读来似乎更为符合老子的思维,更为合一。其意为,道,是可以用来体悟证悟行道的,但是道肯定不是固定不变的。“名,可名也,非恒名。”这句意思顺下来理解就是,道作用后的外相可以用名字来命名,但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名字。因为命名也可以千变万化。以这样的逻辑来统领后面的内容,似乎更贴近老子的思维逻辑。开篇对道的描述正如对易经的描述,那就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的说法。
这第三章的意思按照前两章的逻辑推演,就可以推导成这种解释。那就是一旦社会上贤了,贵货了,大家就开始争夺了,社会就会失去平衡,因为一动就会分出两个状态,只要一极开始变强,必然催生另一个反面的状态,这就是乱相纷飞的源头产生了。这样也就更能说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大家只要想想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就会发现老子真是太高明了,他掌握了道的运行规律,早就预见了一切事相百态。我们都被“尚贤贵货”的概念搞得身心俱疲,无法自拔。不贵难得之货,我们就不会被这个价值观所主导,不由自主地去追求,也就不会有争盗之人之事,只要去追求一极,必然就有反作用产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人做事呢。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来看这个“可欲”,欲就是我们的需要,那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呢?维持我们人生命的是洁净的水、空气、阳光以及自然产生的食物等,其实是很少的东西。但是现代社会发展了太多“可欲”之物,导致我们一直不满足,一直在产生需求,如同饿鬼一样不停地“可欲”。一味不顾一切去“可欲”,那不是找死吗?汽车拉动经济,就所有人都买车,搞到其实只有几步路的人也去买车撑门面,北京的雾霾、水污染等一切恶果有目共睹。所以要遏制这种“可欲”的趋势,如果能通过相应的措施去遏制这种“可欲”,维持一个平衡,才可以使人心不乱了。
那我们去观察一下,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都是在鼓励人民“可欲”,怎么会使人心不乱呢。追求生命中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都是违反自然之道的,所以现在中国人普遍浮躁焦虑,有强烈的不安定感,“可欲”就是产生这些烦恼的症结所在。那么后面对治“可欲”的药方来了,那就是开放你的心灵,填饱你的肚子,弱化你对不必要东西的追求,锻炼你的筋骨,强化体质,这不就是很好的治世之道吗?由此可以展开我们所有的想象,从发展社会多方面事务角度去思考,凡是符合这个基本原则,老百姓的心会乱吗?大家居者有其屋,有基本满意的生存条件,洁净的水和空气食物,(这条看来目前就是个大问题),百姓身心健康安乐(也是问题多多啊),对不必要的东西追求的欲望少,但是心灵却是自由开放的,这样的社会就是平衡符合自然之道的,多么美好的画面。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啊。
反观我们现在的状态,“可欲”之状俯拾皆是,与“可欲”相对的立志,这个志也可以理解成执着,偏执,大家为追求那些生命中并不必要的东西,立下各种志向去追求,其结果必然是乱心乱为,能有好结果吗?
这章为我们的做事做人根本之道提出了一个原则,本来我们可以生存在洁净的水空气食物中,享受和煦的阳光,快乐度日,但是却自己创造了那么多“可欲”的志向,乱了自己的内心,乱了社会,最后自己依然惶惶不可终日,烦躁忧愁,这不是自找死路吗?老子又给我们抽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老子说,常能使人民不去追求那种“可欲”的欲,有没有感觉这种百姓的状态是老子所说的那种不争的境界,处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上贤,不贵货,不可欲,不攀比,这是一种多么成熟的人的心态啊,哪里是愚民呢,明明是培养世界上最高贵的人民啊。
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对“可欲”控制得好,不被欲望毁灭人生,每个人都是心灵开放,身强体壮,心安理得的生活,身修家齐国治,天下怎么可能不太平呢?这章和《大学》、《中庸》遥相呼应啊,圣人都是一种思维状态。
老子真是讲原则的高手,道德经一直在告诉我们道的原理以及行道的原则,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原则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这些原则无一不可以运用,我们需要亲身经历体道悟道行道的历程,才可以慢慢成为得道高人,大道至简,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合道而思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