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来自于个人“价值感”的不足。
为什么孩子成年后,有些家长好像失去了方向,不断的叮嘱絮叨一些在孩子看来无用的信息。他们或许是刚刚退休,也可能工作中已经不需要“斗志”,只是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唯一有变化的就只剩下眼前的孩子。在除了孩子以外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体现他们“价值感”的地方。误以为这个被自己一手带大的小孩,还有好多不懂的,要像小时候一样教给他,他才会成长。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自己才会体现价值。孩子却是早已长大,父母提供的“价值”资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的需求,矛盾就产生了。
“你能别跟我重复这些道理了么?都说了三百遍了!”孩子认为。
“我跟你讲这么多好的道理,就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你怎么不听呢?”家长不理解。
哪些沟通是出于纯粹的爱,哪些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满足,相信我们都可以辨认出来。
工作中的“办公室政治”最大的概率会发生在哪些人身上?听到阿谀奉承会影响自己决策的人大都是哪些人?如果一个非常有工作能力,凡事以做“对”为准则的领导,做对事情给他带来的成就感远远大于“领导你太牛了!领导我要向你多学习!”这些随口而来的短暂快感吧。
好听的话人人都爱听,这里我指的并不是所有爱听表扬话的人,而是那些在本职工作中做不出成绩,又期待与自己不相符的“价值感”的人,那利益、马屁就正中了他们的下怀。在别人的微笑和“好处”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是会上瘾的。
有意思的是,好多人都并不在乎个人价值感的建立。他们会说,哪儿有那么多使命感,为了社会、为了人生目的,我就做好眼前的事儿,把一亩三分田管好就不错了。过好我的小日子。
这么想的人里面,有人做到了,大部分人做不到。
我们的灵魂设定对于个人价值感的满足,胃口是很大的,你选择无视它,它只能用其他方式找补回来。你不选择正向的创造它,它只能用剥夺或是损害的手段诱使你去满足它。你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那么一股情绪,让你想要跟另一半发个脾气,对你的小孩各种不满意,上瘾般的对那些虚假抬高你的人持续索取情绪价值,归根究底都是个人价值感太低。
与其被这种莫名情绪拉着走,不如自己去建立!
先问问自己,此生一定要在哪里体现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