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边揪心于《白色橄榄树》最好的阿瓒和最好的冉冉,一边惊讶不敢相信大S的匆忙离
去。
他们说,大S的离去就像是一部大女主小说的烂尾,在故事里,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而离去的瞬间,让所有人都惋惜不已。大S很明媚,敢爱敢恨,轰轰烈烈,而太锋芒也太刚强,伤了自己也毫不后悔。
《白色橄榄树》很久前就翻过,没看完,昨晚又重新看了一遍,也许只知道结局,所以一切情绪都有备而来。我期待我害怕看到那一段段让我煽情泪下的一幕,但实际上,只是到最后李宋之自序那一段才稍有扎心。但放下后,还是久久不能平复。倒不是作者描述阿瓒遭受的细节、他们相爱深度多么到位,而是背后传递出来的那一份无法安置的情感,无法再一个人面对漆黑的夜晚的孤独的感受清晰可见。
试想一下,若我们处于战争背景下,当生存温饱成为问题时,谈何精神、娱乐、梦想,可是,书中有几幕这样写到:阿瓒和冉冉去集市买窗帘,看到了一个不售卖的透明漂亮的玻璃瓶子,里面插着一枝花,在战火纷飞的墙圩下,有着希望;在无国界医院中,一对新人举办了婚礼,围绕着篝火起舞,尽管下一秒恐怖组织分子就来袭击了。短暂的幸福究竟值不值得去拥有,愉悦的对面是伤心,是悲痛,是绝望。没有付出就不怕失去。因为深深知道心痛的感觉是何般。战火纷飞下,每个人都如此渺小,记者报道、军人作战、政府公信力,好像都改不不了战争的发生,带来的是世人的悲悯、谴责、帮助。可是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踏入这条路,这条未知生死,未知伤病的路。为什么就连恐怖分子也害怕舆论,害怕关注,害怕…什么。世间之大,莫过于强大,强大之下对弱小的绝对压制,可压制下,仍有弱者的声音,甚至于弱者组成的力量,虽不能抗衡,却被更多的弱者看到,获得力量,继续抗衡。
我们生存在这世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开年后deepseek的黑马突起,给现有的AI行业强而有力的冲击后,也引来了很多的反思。
朋友圈林老师说:“使用AI的时候,我们该称自己为AI工人还是AI师?”
也许很多人说AI只是工具,工具使用的好坏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人。就像过往那第1、2、3次工业革命,从蒸汽、内燃机到计算机,相信每一次新产品的出现,都昭然揭示社会往前一大步,也相信着身处当下的人心觉不安无措。当工具强大到甚于人的时候,人在其中又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有人说,这个世界也许就是各种信号、神经元构成的网络,甚至于人,你能看到的是你的眼睛想让你看到的,你的想法是你的大脑想让你思考的,你身处的世界也许就是一个虚幻世界,此时的天不是真的天,你的感觉不是你的感觉。三体世界是否真的会到来,流浪地球是否真的会出现,人类的命运动荡不安,又该何去何从。
《蛟龙行动》让我震撼的不再是军人的英勇作战能力,保家卫国的决心,而是展现出水下作战及高科技技术;《封神二》的魔家四将,强大法力,一脚就可以将数百甚千人灰飞烟灭,可最后还是被人给搞灭了;而大战的最后,还是归于人与人之间的战斗。就像能载人飞向银河的传输器出故障,攻击型航母被砂石堵住时,最后还是得靠人去解决。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主观能动性,在于智慧,在于源源不断的新的想法,在于情,在于善。
在这个庞大的宇宙中,一切都很渺小,渺小到人不能胜天,总是要尽人事后听天命,总要顺天道而行,顺应自然规律找到人的规律。可人总爱背道而行,总往着自己认为正确、对的道路一意孤行,难道不知道生命可贵,难道不知道健康是首要的,难道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利益最大化,可这些在个体心中轻重是没法衡量的。就像大S十年内二死一重伤,可当时的她真的深爱,也许,我猜。阿瓒因为心中悲悯且善良,还是回到了东国的战场。本杰明一人之力,明知道希望渺渺,还是只身一人,没有任何保障去就阿瓒;世界最大最神奇的地方,是拥有各式各样的情感所在,情绪是自古以来任何一场革命都无法撼动的东西,以前也是,现在也是,将来也是。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拥有智慧,更拥有着情感。
人的一生,应当追求什么。佛家为了让人避免落入这种执念中,有“无我无尘无所惧,妄念妄语妄成空”的说法。对自我的放过。
我在想我,我应该何处。
一方面,我在追求精神情感的充分愉悦,从小便在收集各种情感,好的不好的,喜的悲的,都收集过来,在没人的时候独自享受。因为我害怕现实中碰到会伤心,会不知所措。因此,另一方面,我在极力的保持着心如止水,君子之交,不走心,便不会受到伤害。
很矛盾,事情发生的时候,总在犹豫往前还是往后。
渴望得到却害怕失去,那不如不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