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写道:“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在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被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内容,关于“动作发展”则从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通过学习《指南》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在日常活动中如河正确引导幼儿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在锻炼过程中如何做到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经验和个体差异,并能够鼓励初儿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如何扮演好积极支持者的角色。
在落实《指南》健康领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了增强幼儿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走、跑、跳、钻、爬、攀登等技能的有效活动形式。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要追求健身娱乐,更要具有益智育德、促进发展个性等价值。那么,如何在《指南》的引领下开展好这些活动呢?通过观察、研究,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户外体育活动上。户外体育区域活动是让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自由地进行各种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形式之一,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伴,自由游戏,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
场景一: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他们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到了户外活动时间,老师将幼儿们带到户外,户外有滑滑梯,有轮胎,摇摇鱼等等。一到户外,孩子们都去抢占玩具,今天顺顺抢到了一个黄色的轮胎,很得意,他在地上推着轮胎,将轮胎滚了起来,又把轮胎套在身上,想让轮胎转起来。没多久,林林看到了这么有趣的轮胎,就想和顺顺一起玩,但是林林没有说话,直接过来想要加入顺顺,顺顺扭过身去不想同林林一起玩,这时林林使劲争夺起轮胎,顺顺也拉着轮胎不松手,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林林开始哭着喊着发起了脾气。这时老师走上前安抚了林林的情绪,林林大声说“我也要玩轮胎!”老师告诉林林,“轮胎是别的小朋友先拿到的,你也想玩和小朋友说了吗?”林林摇了摇头。老师又问“那你知道应该怎么说吗?”林林睁大眼睛思考了一会“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老师点了点头,并示意林林上前同顺顺进行沟通,林林和顺顺沟通的很顺利,两个人一起开心的玩起了轮胎。
幼儿行为分析及教师对策:
小班幼儿刚入园,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孩子们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但是由于在家中都是孩子自己一人玩耍,孩子的社会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家中玩具也都是自己的,所以到了幼儿园不知道如何同他人沟通,也不知道如何分享,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和想要的玩具争抢起来。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介入游戏,指导他们如何加入他人的游戏,和他人一起玩耍,让孩子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引导他们体验一起游戏的快乐。在日常教学中,教会孩子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你好”“谢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