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男孩陈朝辉躺在邵阳市烧伤医院的病床上。
除了头和右手臂,他身上的其他部位都裹着厚厚的纱布。
年少的他受不了疼痛的折磨,不断地呻吟。
可记者见到陈朝辉时,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人:
没有父亲、没有母亲、也没有其他的亲人。
陈朝辉说,母亲一天前将他送到烧伤医院,今天一早给他买了点东西就失踪了。
01
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家人一天不在身边或许可以忍受。
可对于一个只有15岁,一直被父母关爱、呵护的少年来说,这太不正常了。
而且此时的陈朝辉,迫切希望家人的照顾、鼓励和安慰。
他只能找到《寻情记》节目组,寻求帮助。
记者还没到医院的时候,陈朝辉每半个小时和记者通一次电话。
一开始,他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可渐渐地,他的语气越来越恐惧,情绪也有些崩溃,他一直强调:
我好害怕,我怕截肢!
一见到记者,陈朝辉就大哭起来:
妈妈不要我了!我该怎么办!
陈朝辉说,一天前,他的伤口情况恶化,被妈妈送到了邵阳市烧伤医院。
可是今天一早,妈妈给他买了一袋食物后就走了。
所谓的食物,就是五瓶娃哈哈。
可陈朝辉不需要这些,他哭着说:
我该怎么办?没有人照顾我!
陈朝辉尝试过和母亲联系,但是无论他怎么打,母亲就是不肯接电话。
他边打电话边哭:
求求你接啊!
他意识到:自己被母亲抛弃了。
02
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陈朝辉的情况很不好。
陈朝辉受伤很久,他的左半边,从脖子到脚都是烧伤。
住院前,伤口都是暴露在空气中,没有任何防护,身上都长蛆了。
而且医生建议,为了保命,他的左臂需要截肢。
医院先给陈朝辉的伤口进行了处理。
可还没等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陈朝辉的母亲彭琴就从医院不辞而别。
在离开时,她没有为儿子交医药费。
在记者的建议下,陈朝辉拨通了哥哥的电话。
陈朝辉将哥哥邓磊当成了救命稻草,他告诉哥哥母亲不见了,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
可电话里,邓磊的回复是:
我还在上班不能来,这件事我也没办法,你只能找爸爸、妈妈。
03
不过邓磊只是说说而已,一个小时后,他还是出现在陈朝辉的病床前。
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弟弟,他也很心疼。
但除此外,他没有能力承担其他的:
之前,他已经为了弟弟,向亲戚、朋友、同事借了几十万,如今,再也借不来钱;
现在陈朝辉面临截肢,可弟弟并不愿意成为残疾人;
而且,截肢的事关乎弟弟的未来,必须由父母来做主。
母亲彭琴的逃避,让邓磊也很无奈。
陈朝辉被烧伤后,他们家已经花了30万的医药费,基本上都是借来的。
之前,都是彭琴照顾陈朝辉,他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失踪。
邓磊不是对弟弟冷漠无情,而是事关弟弟的未来,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办。
他决定,先找到母亲。
邓磊终于拨通了彭琴的电话,和母亲在医院门口见了面。
03
一见面,彭琴就解释:
我也没办法;
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我哪里管得了这么多……
她说,这半年,为了救治陈朝辉,她负债累累,而且经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当医生告诉她,小儿子要截肢时,她精神崩溃了。
如果截肢,小儿子后半生该怎么办?
自己活着的时候尚可以尽力照顾,可是她今年已经55岁,注定无法在陈朝辉身边呆一辈子。
以后自己变老了他该怎么办?自己不在了他该怎么办?
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逃避。
邓磊也很生气,他知道母亲这样玩失踪,目的就是将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逼着自己接过照顾弟弟的重担。
他也为弟弟和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如今,他已经33岁。
20年后,他50多岁,而弟弟却正在壮年。
到那时,他也无力照顾残疾的弟弟(如果截肢)。
彭琴她希望大儿子能够负担余下的手术费,而且能向她承诺照顾弟弟。
她拉着大儿子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妈妈没有办法,求求你了!
04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陈朝辉还在读着中专。
他的理想很简单:
好好赚钱,赚钱后孝敬父母。
半年前,正值冬天,陈朝辉为了取暖,将木炭火盆放在自己的卧室。
同时,他将窗户和卧室的门紧闭,自己上床休息。
因为室内不通风,陈朝辉一氧化碳中毒,意识有些模糊。
就在他起身准备出去的时候,晕倒在火盆里。
当彭琴下午6点回到家时,陈朝辉的半边身体已经被烧伤。
经过抢救,陈朝辉保住了性命,但是也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家里的钱用完了,就四处举债。
而陈朝辉这半年,承受着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他做了植皮手术,后来却失败了。
如今再次住进医院,可父母不在身边。
最让他感到绝望的是,为了保命,他很可能要失去自己的左臂。
这也意味着,他的人生尚未开启,就画上了句号。
在病床上,陈朝辉一次次哭着说不愿截肢,因为自己还年轻。
可实际上,他已经在生死边缘挣扎。
邵阳市烧伤医院的医生建议彭琴,将陈朝辉转院治疗。
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医生给了初步结论:
伤口很严重、很深,合并有感染;
伤口上爬了很多蛆虫;
前期进行过植皮手术,但是新植的皮肤全部脱落;
营养情况比较差,严重贫血,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
皮肤的深度感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全身性的感染,可能导致脓毒血症……
这些,都会威胁到陈朝辉的生命。
05
邓磊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从那后他开始自食其力。
之后母亲再嫁,在他18岁的时候又生下一个儿子陈朝辉。
邓磊从小和外婆一起长大,是个留守儿童,本就缺少父母的关爱。
他当初有点想不通,自己已经成年,可母亲还是冒着高龄的风险,又生了一个儿子。
这个弟弟,夺去了他身上本就不多的母爱。
再加上年龄和血缘关系,邓磊和弟弟并不亲近。
邓磊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和前妻离婚后,孩子一直由前岳母照顾。
以前,每个月邓磊都会按时打去孩子的抚养费。
在陈朝辉出事后,邓磊借了几十万的外债,一人担两职,却依然被压得喘不过气。
他每个月四千多元的工资,一半要交给母亲,再拿出一千元孩子的抚养费,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费。
如今弟弟情况危急,他不得已再次向岳母说明情况:这个月的抚养费又没办法给了。
电话里,岳母表示理解他现在的境况,不过,也和他开玩笑:孩子改姓母亲姓的话,就能打消邓磊的后顾之忧。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邓磊明白,如果继续这样,玩笑会变成现实。
邓磊也明白母亲的想法。
但他没有答应母亲照顾弟弟。
他有儿子要养,还想再成个家,更重要的是,他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他又放不下母亲和弟弟,想来想去,只有找到陈朝辉的爸爸,彭琴现在的丈夫陈均。
让这对父母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责任。
06
陈朝辉烧伤后不久,他的父亲陈均便以去长沙打工为由离开了母子三人。
之后的半年,他没有给家里打去过电话。
如今,陈朝辉病情恶化,还有截肢的风险,这件事必须要陈均知道。
陈均57岁,他现在的工作是做搬运工,给人送货。
他并不知道儿子如今的情况,也不知道儿子面临截肢的风险。
记者问他:
你同不同意儿子截肢呢?
陈均的回答是:
最好是能要全的。
陈均说,他不是不挂念儿子,但他陪在儿子身边于事无补。
他在外地打工,也是为儿子筹集医疗费。
陈均是四川人,家里没有亲人。
在长沙,他只能靠力气活来挣钱。
可他如今已经57岁,还能干几年的力气活呢?
问起以后的打算,陈均说:
最好是弄到钱,让他去最好的医院。
可当邓磊说自己借遍了所有的朋友,再也借不来钱时,陈均的回答是:
我当爸爸的也没有能力;
我的命都可以给他,最好是能保下他的命。
听了继父的话,邓磊的眼圈红了。
他明白,继父和母亲一样,都想把这个责任推给自己。
07
在医院,陈均见到了儿子。
他希望儿子能够原谅自己:
我也没办法,借不来钱!
陈朝辉安慰父亲:
这不是你的错。
医生告诉陈均:
截肢是最省钱的办法,但是病人太年轻。
他们也希望能帮陈朝辉保住手臂,但是这意味着他将接受多次的手术,支付更多的医疗费。
听了医生的话,邓磊给母亲和继父进行分工。
由母亲照顾好陈朝辉的生活,先把身体调养好,才能进行接下来手术。
自己和继父在外面打工,并且想办法筹集资金。
他表态,自己也会竭尽全力,想办法保住弟弟的左臂。
08
陈朝辉才15岁,还没来得及开始书写自己的人生,就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确实令人遗憾。
可他的父母、哥哥的做法和态度,是鲜明的对比。
1.无论谁,都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
陈朝辉父母的心情,能够理解。
作为父母,他们不愿看到儿子如今痛苦的样子。
他们想全力医治好孩子,更想保住他的左臂,想让他的未来能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也能理解他们因为无法凑足手术费外出打工,因为得知儿子将要截肢,情绪崩溃。
但是,这些都不是他们抛下陈朝辉,躲避责任的理由。
陈均在未告知家人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长沙打工。
在陈朝辉前期手术的时候,他没陪伴在儿子身边;
在之后的治疗中,他也没照顾过儿子;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没有给妻子打过电话了解儿子的病情;
连儿子情况危急,需要截肢这样的大事都不知道。
在镜头前,他反复强调想保住儿子的左臂,想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治疗。
可是怎么去治疗?
怎么保住儿子的左臂?
他听过医生的治疗方案吗?
治疗费该如何解决?
接下来,一家人如何面对眼前的困难?
这些细节性的问题,陈均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只是用“我当爸爸的也没有能力;我的命都可以给他,最好是能保下他的命”这样的话来应付。
其实是将责任推给了邓磊。
彭琴和陈均一样,都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
虽然她陪伴了陈朝辉半年,但是在面对截肢这件决定命运的大事面前,还是选择了逃避。
彭琴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所有的能力,可她真的尽力了吗?
陈朝辉这次住院,距离上次出院有一个月的时间,住院时,他的身上已经爬了很多蛆虫。(就算有医生用蛆虫来治疗烧伤,那也应该是在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吧。)
这不禁让人怀疑,她是怎么照顾儿子的。
她将陈朝辉遗弃在医院,连医药费都没交。
而此时,医生已经告诉过彭琴,陈朝辉的病情紧急。
她有没有想过,孤身一人的陈朝辉如何活下去?
儿子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恶化了怎么办?
没有她和丈夫的点头,无法进行截肢,危及生命了怎么办?
陈朝辉一人在医院,他怕不怕,饿不饿?
最关键的是,大儿子真的会如他所愿的心软吗?
她哭着哀求邓磊承担责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都是自己本该承担的。
如果彭琴继续不来医院,她的行为就是遗弃儿子,涉嫌犯罪。
无论谁,都无法替代父母的地位。
陈朝辉独自一人在医院里,面对无法拨通的电话,嚎啕大哭。
父母的遗弃带来的痛丝毫不亚于他身体正在承受的痛苦。
2.作为同母异父的兄长,邓磊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邓磊是这件事里最无奈、最迷茫、最累的人。
他的精神压力,一点不必弟弟陈朝辉小:
他有孩子要养,否则孩子就跟了别人的姓;
他想再成立一个家庭,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
他才33岁,未来的路还很长。
可现如今,除了几十万元的债务,拼命的工作以外,他什么都没有。
邓磊的同事也劝他:
你已经尽力了。
一开始,从陈朝辉打给邓磊的电话能听出,他也不想再插手这件事。
可他最终还是狠不下心。
虽然借不来钱了,但是邓磊还是把母亲和继父重新找回来,一起商量、安排以后的事情。
虽然他气愤继父一开始就离开,但看到继父辛苦搬运东西的时候,还是上前帮忙。
邓磊说,虽然自小缺乏母爱,但是在自己结婚的时候,母亲也是尽力了。
她帮邓磊盖起了房子,也拿出三万块给他结婚。
母亲为自己尽了力,如今也要尽力帮这个家渡过难关。
3.及时寻求帮助。
之所以说陈均和彭琴夫妇没有尽全力,还有一个原因:
他们没有及时寻求外界的帮助,就选择了放弃。
如果他们真的想让儿子接受最好的治疗,保住他的左臂,除了自家尽全力筹钱,就是寻求帮助。
他们可以找医院的领导,类似他们这样的病患,医院见到的多了。
在医院接受的范围内争取减免是一方面,也可以从医院那里得到一些寻求救助的途径。
他们也可以去街道办事处、村委会求助。
无论哪条途径、哪个办法,都比他们把所有责任推给邓磊,把陈朝辉遗弃在医院强得多。
陈均和彭琴夫妻俩,在拿儿子陈朝辉的性命赌博。
他们赌邓磊的善良,赌他不会坐视不管。
可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吃这样的亏?
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一家人齐心协力,面对接下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