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打开手机,看到一条铁路的短信通知,预感是好事,点开一看——车票候补成功~太好了, 可以安心去鸭绿江啦~
通化去集安,一路上安全标语由人参娃娃代言。大家讨论了人参娃娃为啥要系红绳子,野山参真的会跑吗?我说得绘声绘色,我娃听得兴趣盎然。这时候看到一块宣传牌,上书“野山参之乡”,爸爸当即决定实地寻宝。
我们下了高速,跟着指示来到一个名叫清河的镇。在拐弯的路口我看到一个很大的集贸市场,周围有很多卖人参产品和蛤蟆油的门店。集市是最接地气,最能体现本土风俗的地方。我们路边停车往市场走,没几步爸爸就被带着泥土和苔藓的新鲜人参粘住了,跟老板攀谈起来。对于这起陌生领域的买卖,我带着一向的恐惧心理,敬畏地站在旁边观望。爸爸聊的起劲,索性跟着店主进店参观去了。我便和娃随着人流往里走,依次光顾各色食物摊点。有个打糕摊,在现场打糕,大小伙子和他爸,一人手里拎一个大木锤,你一下我一下地捶打砧板上的白色面团,面团越锤越筋道,然后切成小块滚上黄豆粉和芝麻,看起来和驴打滚差不多。回到车边,我们手里幸福地多了打糕、西瓜和爆米花。爸爸回来的时候带了两包人参。我拿起一个塑封包装的看,躯干、须须,像模像样,应有尽有。以我有限的了解看起来和药房里豪华包装的没什么差别。询价,曰,五块。我被意外到了,惊叹之余,不由得想:我们以前买的漂亮的礼物都是盒子的价钱吗?还有一盒散参,造型各异,伸胳膊溜腿,有点像桔梗。当然桔梗也是药材,也是受我尊重的。
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到了中朝边境口岸。有公路桥和铁路桥两座,桥下就是大名鼎鼎的鸭绿江,水很混,对岸据说是朝鲜第六大城市。在观景台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对岸的房屋,没有高大的建筑。有人骑自行车驮运东西,戴着口罩,听说还在抗疫。
在集安市看到一家路边饺子馆,下午三点,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老板夫妻正在剥大蒜,白净的蒜粒堆满了桌面,乍一看我以为是一大堆🥟。我们点了两盘水饺,素三鲜和猪肉白菜的,每盘25个。东北的饺子从价格到造型到味道,颇令我感到满意。
下午去长寿王陵,高句丽的长寿王活到98岁,真正的长寿。据说是梦中神人指点,用陵墓后的井水煮鸡蛋(龙眼水煮凤卵)吃的功劳。王陵用巨大的石条垒砌而成,号称东方金字塔。摸着粗糙的石头,希望感受它的历史——它们是怎样来到这里,又是怎样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的呢?
今天买了朝鲜邮票和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