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故里

小时候读杜甫的诗,品不出什么味道来,只是课本里选了他的诗,必需要背诵,没办法。什么“推见至隐,殆无遗事”,那不就是零零碎碎、啰啰嗦嗦的意思吗?什么“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哪里比得上李白的“豪放飘逸、俊逸清新”带劲啊。

随着年龄渐长,遭遇变故,逐渐对杜甫和他的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几年在夔州、成都、耒阳、岳阳等地也探寻过杜甫的生活轨迹,前几天又专程到巩义探访。

耒阳一中校园内杜甫墓

巩义是杜甫出生地,这一点争议不大,我决定去看看。巩义市原名巩县,古代长期归属洛阳,现在归属郑州(现代城市贪大求全的结果)。一番攻略做下来,我计划从偃师(现属洛阳)乘坐火车8元到巩义,然后先去伊洛河和黄河交汇处看看“鸳鸯火锅”(清浊异流),最后到站街镇南瑶湾村,那里有个夜场游杜甫故里,门票比白天便宜许多,完美,出发。

巩义站

然而行程却不顺利,从偃师一上火车天就下大雨,到了巩义雨还没有停。下午等雨停了,匆匆忙忙到洛口打了个卡,然而还是误了去南瑶湾的专线车。一查地图,只有6公里的路程,对一个资深驴友来说是小菜一碟,开拔。

伊洛河和黄河交汇处

我开着导航,一路走村庄,过大桥,好不惬意。但是度娘还是辜负了我,我越走越偏僻,越走越泥泞。路上碰到一个在马路边睡大觉的骑行者,听到有响动,他睡眼惺忪地看了我一眼,又翻身睡去。

路边睡觉的骑行者

后面的路越走越糟糕,钻涵洞,过泥坑,深一脚浅一脚,狼狈不堪。我突然意识到那个睡觉的骑行者或许是为了等路晒干一点再走,可惜我忽略了这个细节,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终于到了一处断桥前,我傻眼了,明明度娘告诉我有路,却是个断桥。目测这个桥坍塌已有时日,不像是刚被雨冲毁的,四下里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断桥

正当我踌躇不前的时候,断桥的废墟上冒出一个人来,原来是个老头,正偷偷摸摸地拆拣水泥块里面的钢筋。老头告诉我,过了“桥”,一路向东,很快就到杜甫故里了。我艰难爬过小桥,又是一路泥泞。天快黑的时候,终于听到不远处有劲爆的音乐响起,我知道,杜甫故里到了。

快进村的时候,我在村口的小河旁休整了一下,刷了刷鞋,洗了洗脸,对老杜,咱还是要有基本的尊重。

杜甫故里夜景

然而,让我沮丧的是,由于白天的大雨,景区的夜场居然关门谢客了(告示里说的是为了我们这些“亲爱的游客”的“生命健康安全”)。简直是懒政,我悻悻地嘀咕着。

告示

我有点不甘心,围着杜甫家的院墙走了大半圈,网上说院里有个笔架峰,还有杜甫出生的“窑洞”。可是在院墙外什么也看不到,只有不远处两根突兀的大烟囱,看上去似乎有点如椽大笔的感觉。

很不协调

怎么办?到巩义市区的末班车已经误了,干脆在杜甫故里住一晚吧,好歹老杜还给咱省了十元夜场门票钱呢。某程上一查,只搜到有一家旅店,评价是二分,下面只有一条评语“太差了,上了一当”,我又犹豫了,先吃饭再说,又在某团上搜了一家烩面馆。

小镇不大,以老杜命名的店铺却不少,看来乡亲们还是多少沾了点老杜的光的。巧的是,去吃烩面的路上,居然就路过那个二分旅馆,门大开着,没有看到有服务员,几盏微弱的灯光下,一幅冷冷清清的样子。我曾经有过重装徒步的经历,风里雨里的,对住宿条件根本不讲究,我一咬牙,就住这里吧,管他二分不二分,我在某程下了住宿订单,然后直奔烩面馆。

一碗热腾腾的烩面下肚,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何况老板娘还赠送一大碗面汤,略满足。等我返回旅馆,发现门口坐着一位老者,还没等我反应过来,老者腾地站起来,把我迎进去,他说等我半天了,我有点狐疑,这是什么套路?

登记住宿的时候,老者拿着我的身份证,慢吞吞地在一个本子上记,不断地从眼镜缝里抬起眼皮,问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玩。我警惕地望着他,顺便抱怨了一下白天的经历。老者表情明显夸张地说,啊哟哟,你该走大路,虽然绕远一点,但是你可以给我打电话,网上有联系方式的,我可以去接你啊,免费的。听了这话,我一下子受宠若惊了。

老头继续说,我在网上一接到订单,马上就开了你房间的空调,你现在进去正凉快,说完做了个请的手势,可是那个手势太夸张了,以至于我只有在古装的影视片中才能看到。我满腹狐疑地上楼梯,刚要进屋,听到老头在楼下喊:“记得给个好评啊”。哈,图穷匕见。

进了屋,果然空调开着,凉风习习,环境还算干净,设施一应俱全,好吧,不就是五分好评嘛,给你了。

老杜,咱虽然进不了你家院子,可是在离你最近的地方住了一晚,了解了你故乡的风土人情,也就足够了。

其实,评判一个名人的故里,除了看他的出生地,还要结合他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巩义这个院子,称为杜甫故里真的是有点勉强。在杜甫三四岁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他就被寄养在洛阳城中的姨母家,然后求学,然后壮游。他自己在诗文中从来没有提过巩义的这个居所。

对外,杜甫总是称自己是京兆杜氏(陕西长安),是拉自己的远祖杜预做门面,杜甫也很少提自己的籍贯(襄阳)。对内,他写给亲人的书信中,总是提到他在洛阳城附近的两处别业(偃师首阳山下土娄村和洛阳南边的陆浑庄),那是他青年时期的主要居所,进可以入仕,退可以隐居。

此后杜甫跟随父亲在兖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和李白、高适有几次漫游。父亲去世后,杜甫回到洛阳,安史之乱后,杜甫穷困潦倒,流离失所。杜甫死后,遗骨也辗转回到偃师首阳山下,葬在他远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墓侧。

总之,杜甫对巩县这个出生地从来没有提及过,这不符合杜甫诗文“推见至隐,殆无遗事”的风格啊。

所以,尽管巩义是杜甫的出生地,并且建起了杜甫故里的景区,甚至在巩义还像模像样地建有杜甫陵区(目前停业,没有运营)。但是我觉得巩义当地还是没有利用好这个资源,有点可惜。

我们缅怀伟大的杜甫,也可以追寻杜甫的足迹,在江湖、在山川,去感受杜甫的意气风发,去感受杜甫的愁苦悲歌,比起游览故居来或许更有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仰慕,是必须的。所以愿意走近,在诗人出生地来瞻仰,或许时光真的可以穿梭,神游太虚。 本意是带着姑娘...
    物语散人阅读 5,362评论 30 42
  • 关于杜甫故里究竟何在,一度是一个热门考古话题。河南专家说,杜甫故里在河南巩义市区东十公里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
    Mr卫道周阅读 3,508评论 0 1
  •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在湖南平江县洞庭湖附近的湘江舟与世长辞,享年58岁。当时家贫无力归葬,暂葬在湖南省千江县南15...
    自做多情死于非命阅读 3,335评论 0 1
  • 拜谒杜甫故里 夏海芹 清明,春雨如约而至。拜谒杜甫,于时于景最合适不过。 原想着小长假人们或踏青或扫墓,杜甫故里定...
    清泉石上流的简书阅读 5,753评论 18 9
  • 情境任务: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五一期间,很多景点对学生都免费,但是要求学生要创办一些吸引游人的活动。...
    木槿花等春天阅读 2,4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