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铁翠香第5本/100《大问题》读书笔记

阅读书本:[美]罗伯特·所罗门,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阅读时间:2016/1/13-2016/1/20

阅读笔记:

导言:做哲学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哲学是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的总和。做哲学首先是一种陈述活动,清晰有力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尽力去评价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同其他观点之间的区别,与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争论;尝试把若干各不相同的思想协调成一种观点。

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

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础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概念来源于经验,称为经验概念;有些抽象概念,其对象无法触及或经验到,被称为先天概念。

哲学领域如图:P18

逻辑准备

逻辑的核心问题是对论证进行分类,即把坏的论证归为一类,把好的论证归为另一类。——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好的哲学表达的关键是论证。分为演绎和归纳。在演绎论证中,结论的真是由其他几条陈述的真来保证的。三段论。归纳论证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假说,即一个实验应当予以证实或否证的陈述。

悖论是指基于显然是好的论证而得出自相矛盾的或荒谬的结论。

第一章:哲学问题

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P44

哲学的旨趣就是教给我们怎样去思考、澄清和论证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让我们亲自把这些想法理清,然后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它们呈现给其他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人。P45

你羡慕谁就是对你是谁的检测。P54

第二章:生活的意义

孩子作为意义:如果是这样,又怎样使他们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呢?

上帝作为意义:仍然不能解决问题

来生作为意义:

没有任何意义:极端

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意义。有人说:

生活是一场游戏、是一个故事、是一场悲剧、喜剧、使命、艺术、冒险疾病、欲望、涅槃、利他主义、荣誉、学习、受苦、投资、各种关系。

第三章:上帝

上帝是超验的,他超越于人的日常经验世界,在我们之外,并且与他所创造的世界截然不同。

上帝是内在的:与上述存相反观点。认为上帝是内在的,并不在我们之外,他与这个世界并非迥然不同。

上帝是完全内在的:泛神论,代表斯宾诺莎。他主张上帝即万物,上帝与宇宙是同一的。我们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也就是上帝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上帝不可能创造宇宙,因为他就是宇宙,向上帝祈祷,而不是单纯地信仰他,没有任何意义。P107我们从斯宾诺莎这里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教益是,历史上一切上帝观念的转变都遭受了不宽容的对待,甚至连那些虔诚的宗教信徒所秉持的上帝观念也难逃厄运。

上帝是普遍精神:黑格尔所主张的精神。人本质上是精神的主要表现,精神通过我们进行活动,甚至利用我们来为它的目的服务。精神的意思如同“团队精神”,它大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却不是某种异于我们的东西。对黑格尔来说,这就是上帝。P109

上帝是过程:上帝并非总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一直处于生成过程之中。

上帝是超验的造物主:自然神论。

上帝是未知的信仰对象:人不可能认识上帝,也不可能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或者关于他的一切。但人必须表现得就像绝对确信他的存在,与他处于一种私密的关系中一样。“信仰的飞跃”P111

恶的问题:如果上帝创造了我们,以某种方式照顾我们,关心着我们,但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那么多恶和苦难呢?

理性的信仰:康德试图说明对于任何一个希望具有优秀道德的人来说信仰上帝都是理性必然的。这是一种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该论证是这样的:为使善能得到奖赏,恶能受到惩罚,必定要有某个全能、全智的法官—如果不在今生,就在来世—来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康德把我们对于这样一种上帝的信念称为信仰。他认为,没有对上帝的信仰,我们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就没有了基础。P127

另一种论证是法国哲学家兼科学家帕斯卡赌注:我们或者信仰上帝,或者不信。如果我们信仰上帝并且他存在,那么我们就将获得无穷无尽的最大快乐;如果我们相信上帝但他不存在,那么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错过了某些享受罪恶快乐的机会。任命理性的人都会去信任上帝—何苦为了少量罪恶的尘世快乐,而甘冒永遭惩罚的危险呢?P129

第四章:实在的本性

实在—世界的最终本性。P145

什么是真实的?问题也许有两种不同的第一原理:一方面是诉诸科学,另一方面是诉诸宗教。P146

现象与实在:哲学上引起最大困难的一个区分就是“现象”与“实在”的区分,事物好像是什么与它究竟是什么的区分。P147

现象背后的实在:我们假定存在着一种现象背后的实在,并试图用不可见的东西来解释可见事物的序列。

形而上学的基础:形而上学试图弄清楚实在是怎么一回事,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它研究什么存在;宇宙论是另一个部分,它研究最真实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P150

最真实的对象有两种检验方式:一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二是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如上帝。P151

最初的形而上学家:古代唯物论

泰勒斯:水是最终的实在。

阿那克西曼德:实在是不确定的“无定”

阿那克西美尼:实在从根本上说是气

赫拉克利特:实在像火

德谟克利特:实在是由微小的原子构成的。

以上五位思想家都主张,实在的基本成分是某种物理的东西,但毕达哥拉斯却认为实在的最终成分是数。数是永恒和不朽的,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数。天是宇宙数学秩序的神圣例证。P156

有一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无论这些基本成分是像水、火这样的东西,还是像原子、电子、夸克等这样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唯物论。

与此相对的另一种形而上学认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绝非物理的或物质的,而是像精神、心灵或数这样的东西。这种被称为非物质论。

柏拉图试图同时采纳唯物论和非物质论,但他认为,更真实的东西是一些非物质实体,他把这些实体称为“理式”。他强调形式比质料更重要,最终的实在必须是不变的。他承认显见的变化是重要的,它们需要某种背后的逻辑或最终的原理才能得到理解。

柏拉图的全部分哲学都是建立在存在着两个世界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是我们混迹于其中的这个日常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纯粹的“理式”世界,它是永恒的、非物质的、比这个世界更为真实。前一个世界是由物质的东西组成的,它们会变化、灭亡或消失,柏拉图称之为生成的世界。它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要比另一个世界,一个真正实在的世界更少真实,柏拉图把这后一个世界称为存在的世界。P160

注:这个就是传播学中媒介“拟态环境”功能的理论基础。媒介给我们呈现的是虚拟的、拟态的环境,而并非真实的环境,尤其是国际传播更是如此。

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抛弃了柏的“存在的世界”和“形式”,同哲学家们通常所说的“常人”一样,他也主张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人为事物的形式就在事物本身当中,而不是存在于另一个地方。实体的本性即本质。例,正因为我们都已熟悉了人这一实体,所以我们不一定会理解成为人是什么意思。

P163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种对世界的阐释。“宇宙起源于什么?”或“为什么会存在着一个宇宙?”这样的问题,有三种方式来回答:一种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技巧,挑出一种或几种元素来解释;另一种是柏拉图的办法:假想并设计出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背后”的世界,用它来解释为什么各种事物会具有如此这般的样子;第三种方式是亚里斯多德的办法,接受这个常识意义上的世界。

心灵与形而上学

笛卡尔是一个多元论者,他相信实体不只一种。接受两种类型的基本实体—心录与身体。但斯宾诺莎却认为并不能解释它们是怎样相互作用的,他主张不应被当作不同实体,而应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方面,或他所说的属性。他是一元论者。

唯心论: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物质对象、数、观念等—都存在于心灵当中,或者在某种根本的意义上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笛卡尔本人并不是一个唯心论者,但他却构建了唯心论者所必需的工作框架。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

贝克莱特“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切物体仅存在于心灵之中。

康德,德国唯心论者团体的奠基人,他主张,世界本质上我们通过自己的概念构建的。离开我们的经验,就不会有空间、时间、对象这回事。但这些事物的本性并不因此就依靠我们个人的想象。我们并非仅仅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当我们专注于知识的时候,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是通过知性概念来感知,但当我们涉及实际事务比如宗教信仰时,那些概念和规则就不再适用了。这时用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

康德把形而上学分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和知识的世界,一个是行动、道德和信念的世界。但在他看来,两个世界都是理性的,它们都根据必然律来运作。康德也相信内在力量的实在性,他称这种力量为意志,但这种意志是理性的和遵守理性规则的。P176

世界作为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对于黑格尔而言,科学、道德活动和宗教的领域都是精神朝着自我理解运动的方式。无论怎样,唯心论认为,决定世界的是我们的观念,世界是最本质的东西是—心灵。P177

目的论

黑格尔认为普遍精神通过历史来展开,这是对另一种世界观的戏剧性的描绘,这种古老而不失活力的世界观被称为目的论。目的论世界观认为,世界最终有一个目标,而且世界正在朝着那个目标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有一个最终的目的,他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拿宇宙掷骰子。”这种说法否认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于偶然事件。P179

从泰勒斯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科学的最终目标一直是被爱因斯坦称为“统一场论”的东西,也就是一种能把所有自然定律全部整合到一起的唯一的理论。

批注:世界到底是由什么产生的,真实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是客观存在还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存在?第四章梳理了回答这些问题的不同的理论观点及代表。现在也还只能用“唯心论”、“唯物论”等这些标签语来理解这些观点,对于这些理论的论证仍然所知甚少,但对于日后再看相关方面的著作会打下一点基础吧。

第五章:真理的追寻

什么是真的?无论我们赞同关于世界的哪种形而上学看法,我们都会碰到一个更为一般的问题,那就是:使信念为真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信念为真,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认识论正是基于这些问题发展起来的,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

两种真理:经验真理,即因事实为真的陈述;必须真理,因理性为真的陈述。分别对应经验论与唯理论。

唯理论者相信人的理性可以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供最终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都是必然真理。近代伟大的唯理论者包括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古代和中世纪,绝大多数大哲学家都是唯理论者,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以及阿奎那等。

经验论则拒绝“天赋观念”这一说法,而主张用洛克的话来说—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P197洛克认为,人刚出生时心灵是一块白板,后来经验才在它上面写下了我们知识的一般原理和所有细节。经验论包括休谟、斯图亚特密尔以及20世纪的罗素等。

真理的本性:

P220一个人接受上帝的存在,似乎绝对不是因为任何有关的证据或论证,而必须是先于这些证据或论证。这就是为什么克尔凯郭尔主张,任何对上帝的信仰都需要一次“信仰的飞跃”。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有两种这样的理论占了上风,它们都把重心从“事实”转向了接受某种特定信念的理由。其中一种理论被称为真理的融贯论,另一种为真理的实用论。

融贯论发端于对符合论的反驳,它认为与事实相符合的说法不仅不能解释数学和逻辑中的真理,而且也不能解释日常事实。实用论为融贯论补充了一条附加的实践条件,即接受一条陈述或一种信念为真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是否能让我们更好地行动,是否能为未来提供富有成效的出路。

合理性:随着注意力转向相信某种东西为真的理由,有一种东西就变得越发重要了,那就是拥有好的理由,亦即我们所说的合理性。合理性意味着“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就是用理由或好的理由进行思考。

客观真理即独立于个人意见的真理转向了主观真理,即依赖于主体及其信念的真理。P227

相对主义主张,对于这一个人或民族为真的东西,对另一个人事民族有可能不为真。

哲学家尼采主张,较之纯粹的经验科学,艺术和美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真理。他有时持一种更为激进的观点,用一句口号来说就是“真理不存在”。他反对真理的符合论,认为没有独立于我们经验的“自在”真理。P228

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福柯是尼采的追随者,他为一系列关于真理和知识的激进思想进行了辩护。他认为真理首先是历史的,它与特定的时代和位置有关。真理与他所说的“知识型”有关。所谓“知识型”,指的是提出问题和表述真理的一种特殊“话语”。

福柯主张,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尼采主张所谓的“权力意志”。对福柯而言,这成了他知识论的核心。起支配作用的话语和知识型是统治阶层的话语和知识型,因此知识是为当权者的利益服务的。

第六章:自我

我思,故我在……然而这样一来,我又是什么呢?一个思想的东西。—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我们因场合的不同而对自己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因背景而改变的“真正的自我”。它被称为灵魂。哲学家们曾把这个“真正的自我”称为本质自我,本质自我规定了一个特殊个体的基本特征。

自我是身体,自我是意识。自我认同是一个人描述其本质自我的方式。

休谟关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的怀疑论的一个等价物,即所谓的唯我论。唯我论声称,除了一个人自己的心灵,实际上别无他物。

自我及其情感:自我主要是通过思想和记忆来定义的,但意识的其他方面也许同样可以定义自我。尼采主张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力,亚等主张培养伦理感情或美德。

心—声问题:三分天下,行为主义、同一性理论和功能主义。行为主义:为一个“精神事件”命名其实是对一个人的行为作出预测。同一性理论主张,我们所说的精神事件并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而仅仅是描述某个大脑过程的一种特殊方式。功能主义认为,为精神事件的特殊性质提供解释的正是活动本身,是某种特定的过程,但重要的是功能,而不是使功能得以产生的物质。

关于自我的其他理论:自我是一种选择。萨特把我存在的这一维度称为超越。P261,因为我们总是能够超越或越过那些已经对我们为真的事实。超越意味着自我不是由那些关于我们的事实确定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确定的。

“真正的自我”只是我们为自己创造的自我。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它们进行解释,即使我们对其所能做出的解释也会受到具体情况的限制。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选择的东西,是我们对于未来的投射,是变成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意愿。但由于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实现这一点,所以自我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完满。自我至多只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的意象,我们一直在为它而奋斗,且多多少少获得了成功。这种奋斗,这种永远不会完成、永远对自己负责的自我就是“本真的自我”。P264

自我是社会的。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存在,我们知道自己的存在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教会了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海德格尔说,从本源处讲,我们是共同体特别是“无此人”的一分子,正是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学会了怎样成为一个个体,怎样成为“本真的”。马克思告诉我们,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只有在一个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说到底,我们是在人类的整个大背景中获得自我认同的。无论作为个体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个体性的存在只有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中、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才是有意义的。P272

自我与关系: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自我认同是由相互认同来规定的。

第七章:自由

人的行动绝不是自由的;这些行动总是他的气质。既定观念、他对幸福形成的正确或错误的看法……的必然结果。

关于自由的两难:一方面,我们已经生来是自由的,另一方面,我们还渴望自由。“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P284

P297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理由让一个人为他的行为负责,无论该行为有多么善或多么恶。

决定论:只有从一开始就假定每一个事件都有其充分的、自然的解释性原因,我们才能理解事物。康德认为决定论的基本规则,即普遍因果性原理是我们必须用来阐释任何经验的规则之一。P297

非决定论认为决定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原因。这种理论的优势很明显,因为我们一旦允许有些事件是可以没有原因的,人类的行为似乎就可能包含其中,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仅仅通过诉诸某些先前的情况来解释。

第八章:道德和好的生活

道德哲学,即对最好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准则的探寻。道德是一套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或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道德的关键是义务—做你应当做的事情。

道德哲学旨在提出一套原则和一种关于生活目标的看法,以使我们能够明白而自信地生活。

快乐主义的哲学,它认为好的生活应该是从生活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快乐。P316

亚里士多德考查了两种关于好的生活的片面观念—快乐和成功,并且拒斥了它们;虽然他同时也强调,没有快乐和成功,一个人就不可能过上好的生活。但它们自身并不是好的生活,而只是好的生活的必要条件。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幸福意味着一种整体的生活,它结合了所有的美德、好的运气以及欣赏它的哲学智慧。P324

利已主义主张每个人总是按照各自的利益行动,人们在行动时之所有彼此谦恭和友善,只是因为礼貌和慷慨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对他们有利。P325

利他主义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牺牲。利他主义意味着有意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但不必然违反自己的利益。P327

宽容是我们这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元化的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与其说是“大熔炉”,不如说是一个“混合沙拉”,这个社会中的不同群体拥有非常不同的价值、宗教和习惯,为了能够和平相处,我们对这些差异的宽容是必不可少的。

第九章:正义和好的社会

正义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涉及惩罚,另一部分涉及物品和责任的分配。前者被称为报应的正义。

正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正义连同整个社会都是由一种一般性的社会协定,即社会契约产生的。霍布斯主张人生而自私,他主张把权力赋予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权威,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集体。为了保证和平,付出这种代价是值得的。

第十章:非西方哲学

略。

第十一章:美

哲学的理念经常被归结为真、善、美。然而美并不总是与真和善相一致。

把美等同于终极实在的最大权威是柏拉图。他对实在的理解基于不变的“理式”,即产生世间成物的完善的原型。美是一种超验的“理式”,它潜藏于每一种美的事物之中并使之显得美丽。P448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将美视为一种超验的“理式“,就如同反对柏拉图一般意义的“理式”论一样。使一件艺术品美的东西是它的形式,但这个形式是作品直观意义上的形式,没有必要假定超验的“理式”。

关于美学与伦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最激进的看法来自尼采。他并不认为美学价值有助于伦理,而是提出美学价值应当取代道德价值。他说“人应当把人生看作一件艺术品”。我们应该做的是“美好”的事物,而不是义务驱使的事。P457

附录一写作哲学

写好哲学的规则:组织,对思想进行组织,弄清楚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那些首要的问题做出回答,并对它们加以排列,以最有把握的顺序来排列。

简洁、清晰。维特根斯坦说,一切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P374

人性化。试图把思想写得富有吸引力,意味着必须首先感觉你真的相信你所说的话,他们是在分享你的思想,而不是被它们所攻击。

心得:

这确实是哲学入门书中的经典好书,如果在最开始就接触这本哲学书,说不定就早就喜欢上哲学了呢。由此可见要想了解哪一个领域的知识,选对书很关键哦。

虽然通俗易懂,但还是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才阅读完毕,而且就是这样还只是粗略的了解,但最大的收获在于,将此前关于西方哲学零碎的知识点跟着作者的思路进行了一番梳理。对于一些此前觉得“应然”的东西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思考。

关于个人问题部分。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作者所列的十几个选项中,发现自己在衡量比重时仍将欲望、涅槃、荣誉、学习以及各种关系等看得较重,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对于生活的意义的本质缺乏把握,也因而才会时常感到心灵的贫瘠吧。生活的意义是爱,这是一种理想。

信仰是什么?如果不信仰上帝,我们又信仰什么呢?世界的本性是什么,什么才是最真实的?是看到的事实的真相还是源于心底的感觉?

真理是作为事实的真理,还是经验可获得的或是合乎理性的才是真理?我又是谁?我对自己的认识就一定是对的吗?

具人与社会的关系:自由、道德与正义

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我们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道德指导我们行动的原则和规则,但它又出于原则的行为,不是为了利谁。有时出于道德的考量行动,却得出了恶的果,因此道德与原则合理性相关,与行动后果无关。关于正义有报应的正义和分配的正义,前者可说是大多数题材的小说电影等均以此为基础展开。

——————————————————————

我在参加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年阅读年挑战计划,本年度我要阅读书籍52-100本,请大家监督。每周没有完成的,发微信红包150元,一年没有达标52本的,再发微信红包2000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71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75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51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53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5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0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6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1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3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7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