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当两个男人一起行走的时候,他们步行的速度,比单独一个人走时会提高4%。而当男人和女人一道走,他们的行进速度会降下来3%。 如果这一男一女是恋人,并肩而行,女方的速度只会提高不到1%,而男方的速度会降低6.3%。在手拉手的情况下,男子行进速度的降低更是会达到7%。
想来那些男祖先在走出非洲的旅途中,不能不管不顾地一人独自向前,必得不断回望并将脚步放缓,和群中的女子结伴而行。刚开始是对女祖先的一种迁就和照顾,走着走着,千万里路之后就成了习惯。再走,就成了潜在集体无意识中的规则。
男女祖先,谢谢你们不远万里的奔突,步履渐行渐缓,酿就了后代子孙男女漫步时的深情款款。
——摘自毕淑敏《非洲三万里》
这番话令我感动不已。
01
我自幼便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奶奶经常牵着我出去外面玩耍,或者说是我死皮赖脸硬拉奶奶带我出去玩。记忆中,奶奶的手是瘪瘦的,手掌上的皮耸拉拉的包在骨头外面,像极了白骨精的“魔爪”,只不过有了些许血肉与黯淡癍迹的皮肤,大概是奶奶身材精瘦的缘故吧。但我却从小习惯了这双手,在这多年的牵拉之间,奶奶从未让我出过些许的闪失。奶奶虽瘦弱,但手却力劲十足,或是保护子孙的本能使然。但我小时候贪玩,脾性好动,不耐烦奶奶走得太慢,又无法挣脱牵着的手,总是拽拉着奶奶走快点,却也成效无几。日子久了,我便明白了,索性放缓自己的脚步,换成边蹦边跳来适应这缓慢的步伐和讨好急躁年幼的自己。奶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唯一就是苦了她的手,被我又拉又扯又拽的。我不知道奶奶陪我这样走了多少年,大概从我有记忆之前就是奶奶教的我走路并从此牵起了我稚嫩的小手,见证了这双手的变化成长吧!直到奶奶去世,我才离开了奶奶爱的怀抱,才从此失去了牵这双温暖有劲的手的资格....
02
再后来,妈妈接奶奶的手,牵起了我。妈妈的手要饱满有肉得多,但却也纤细,还很滑,在当时可是美手一双。后来妈妈因为养育我们,身材肥胖了许多,手也粗糙不再纤细。妈妈也就这样牵着我走了一段又一段路,给我带来些许慰藉。但这样的时日并不多,我开始上学了。我的手便从此宣告独立了。如今,再次牵妈妈的手,能明显感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太刺骨,我时常感到害怕与无奈。我知道,岁月无情,但也请别来的太快...后来长大了,我就变成挽着妈妈的手了,有空的时候陪妈妈走走,我放慢速度,缓缓跟着妈妈的脚步,依偎在她身旁,听她说粗盐淡饭,分担她的烦恼。这一路,我倍加珍惜...
03
一晚,我假以有事约我的暗恋对象出去。我精心打扮一番,也就匆匆出门了,生怕迟到。结果愣是多等了十多分钟,没办法,谁叫我约的人家呢。她准时赴约,看的出不过是稍微打扮。不过不要紧,习惯了。(题主好桑心,相信有男同胞感同身受)饭罢,我便提出去某操场走走,散散心。她同意了。平时我跟她关系不错。那个夜晚,感觉很美妙。我与她洽谈了许多,在我们并肩缓慢的脚步下。我知道,自己在极力放慢脚步,自私地想多感受这美好的片刻,我也只是想多拉长一秒并保留这份美好。我想这要是在情侣,那也就是毕淑敏笔下的深情款款吧!
...
如此深情,来自不同的并肩而行,来自不同的女人。
另附《非洲三万里》简单书评与感受:
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有一句诗,感人至深。她说,书本,比世界上的任何一艘船,更能带我游走各地。
在我看来,我便是携上了毕淑敏老师这张2万美元的单程票环游了非洲大地,领略了非洲大地的种种风情与历史。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是墨香的神奇与魅力所在。
01
《非洲三万里》在毕淑敏笔下记录了真实、炙烈又触目惊心的非洲:贫民窟索韦托的真实写照,艰辛沉痛的种族隔离斗争,伟大的黑人领袖曼德拉与罗本岛监狱,命途多舛的好望角,丑恶的黑奴交易三角以及在政治动荡、经济不振、病乱横行中水深火热的非洲人民...当然,非洲不只有这些悲劣之事,还有热情好客的本土商人,有与咖啡的美丽连结,有气势磅礴的瀑布,有仙境般的伊甸园,有灼热又充满野性的稀树草原和历史久远的先人遗迹,还有“非洲之傲”特有的英伦复古风情...种种都表明了非洲广袤土地上虽曾经或者现在也还劣迹斑斑,但却也风情万种。
虽然,非洲大地不可以改变历史选择,但是非洲人民正不懈地努力改变现在,迎接更美好的光明未来!
02
毕淑敏,让我乃至中国人民改变了对非洲以往的偏颇看法,让我们以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非洲土地及人民。
03
那种所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基本上都是对旅行的敷衍了事和不求甚解。
显然,毕淑敏是个真正的旅行者,抱着对旅行极度的负责,开启了对非洲的探索之程。我深感惭愧。
旅行,真的能收获许多,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寻找真正的自己。毕淑敏的心是相当年轻的,心态是相当成熟的,让我由衷佩服。
文/Bia_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