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来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你为什么要牧羊?”
“因为我喜欢四处游荡。”
一个卖爆米花的小贩把他的红色小车停在广场的一角。老人用手指着那人说:“那个卖爆米花的人小时候也总想出去游荡,但他选择了买一辆制作爆米花的机器,年复一年地攒钱。等到年老的时候,他将去非洲待上一个月。他从来就不明白,人们总有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应该选择当一个牧羊人。”男孩把心里想的话大声说了出来。
“他曾经想过当牧羊人。”老者说,“但是,卖爆米花的人比牧羊人有地位。卖爆米花的人有房子住,而牧羊人只能在野外露宿。人们宁愿把女儿嫁给卖爆米花的,也不愿嫁给牧羊人。”
男孩想起了那个女孩,心中一阵刺痛。在她居住的镇上,应该也会有卖爆米花的。
“总而言之,人们更重视对于卖爆米花的人和牧羊人的看法,甚至超过了对天命的重视。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会感慨这就是现实。卖爆米花的人也有梦想,但是实现梦想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可能会穷困潦倒,而且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你,你会风餐露宿,但是这件事是你喜欢的事情。你会被很多人不理解。所以最终,你被家长的观念所屈服。
我之前一直没有思考这一个故事的内在逻辑,也没有仔细去思考故事的背后想说什么。今天看到其他书友的点评,我才恍然大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牧羊少年和卖爆米花的人的行为再好不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卖爆米花的小贩,选择卖爆米花赚钱,因为他在视线自己的生理需求。他需要食物,钱等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当一个卖爆米花的人,他有固定的家园,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不像牧羊人四处流浪,这意味着满足他的安全需求。而当卖爆米花的人,是有优势娶到媳妇的,这也满足了他的社交需求。人们宁愿把女儿嫁给卖爆米花的,也不愿嫁给牧羊人这是尊重需求,这些是当一个牧羊人所得不到的。
所以爆米花小贩迫于现实因素,最终他选择了放弃当牧羊人的梦想。而书中的牧羊少年,他直接略过了最基础的四个需求,跳跃到自我实现需求,他就是愿意当一个牧羊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一种选择都是自己选择的,就不要后悔。站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角度来看,忽然就能理解两种人为什么这么做。也忽然能理解当初爸妈为什么一味的反对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生理需求是第一重要的,他们希望你考公务员,这样你可以满足各种需求,甚至达到尊重需求,周围的人知道你考上公务员,也会羡慕嫉妒。
而他们往往也让你失去了自我实现这个需求。做着不痛不痒的事情,一直满满老去,心中的梦想慢慢覆灭,永远成为不了一个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