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章写日更的好处,写努力、自律、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本身没什么,可读多了总是会变得鸡汤化,而且事实上,公众号里充斥着大量的鸡汤文,在这样一个浅阅读的时代,鸡汤文大行其道,成为最受公众喜欢的文章题材,编制几个别出心裁的故事,配上一些没多大用处也没啥坏处的观点,加几句励志的话就是一篇输出,可能读者还蛮多,但这样的鸡汤文读多了,除了最初那一刻自我高潮下,没有任何的好处和提升,到最后完全变成浪费时间。如何让自己的文字避免成为鸡汤文,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最近我抽时间回看了自己在简书写的文章,发现很多都是偏向于鸡汤文的,很苦闷。找了个时间和自己在写作领域已有些名气的朋友交流,他最近正在闭关写小说,不再投稿,也不想运营微信公众号,他说:“虽然写小说的难度很大,需要关注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还需要一些常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人物形象刻画要细致精准典型化,但是在我看来写作到最后还是要回到这条路上”,他的办法就是一边要沉下心来阅读大量经典名著,一边构思自己的书,有时间就写,有时间就写。
最近我也在啃书,说啃书是因为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记忆力就会下降,关注力也下降,必须得强迫自己记读书笔记,消化吸收,不然上午读的书下午就忘记了,所以书读得很慢,还没有融会贯通。
在增加阅读深度的时候,我也在尝试拓宽阅读的宽度,希望自己的视野能得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得到训练,进而能输出一些有质量、有质感的东西。培根在《论读书》中写到:“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
村上春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要做真正想做的事时,就像飞机一样,需要长长的跑道”。写作是一条孤寂的路,我们需要直面自己的内心,需要不断地去思考社会和人性,需要灵魂级的碰撞。今天早上看到一篇文章表达和我现在所想的同样的心思,作者说:“鸡汤虽然好喝,但是总归不能代替正餐,我们还是需要吃正餐。”
也许这一生都会离自己梦想成为的人有巨大的差距,写不出《飘》,写不出《简爱》,写不出《半生缘》,也写不出《致橡树》,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不认真地对自己的思想和文字加以雕琢,这一生就只能流于表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描述人生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目前的我应该已经刚刚进入第二境了,要做的就是努力加油,等我瘦到90斤估计就该进入第三境了,我就可以告别鸡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