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的《异类》,天才不是天生,而是练出来的。不过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完全是练习加天赋,而是乘法,某一项为零最后结果就是零。
一. 刻意练习
也就是说,业余爱好者常常看到专业选手练得很苦,却往往忽视了职业选手的科学训练方法。为此,2006年,剑桥通过长期调研,出版了900页的研究成果论文,这是“怎样成为天才”里程碑式的畅销书。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就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ctiice)”。总结成以下四点:
- 只在“学习区”练习
- 分成小块重复练习
- 随时获得有效反馈
- 练习中集中注意力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研究者考察了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同样时间内,普通运动员更喜欢练习已经掌握的动作,而顶尖者更多挑战极端不舒服的新动作和高难度动作。
心理学家把这种区别定义为:学习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拿读书来说,如果是熟悉的,易懂的小说,是在舒适区;与自己观念不符,通过思考后能理解,在学习区;要是根本理解不了,那么就是恐慌区。在舒适区内做事,是生活,只有在学习区内,才叫练习。
对于学生来说,这件事不容易。几十个孩子处于不同的水平,而学校按统一进度,但最好的教学只有因材施教,小班,甚至一对一。从这个角度看待现在的补课热潮,就很容易理解。真正的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徒弟。
高尔夫顶尖高手老虎伍兹挥杆,如果此时有突然情况,比如观众喊叫,他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然后重新开始。我们看也许没什么,打过球的人会很惊骇。
通常我们有这种经验,一件事做熟后就会“自动化”,比如打乒乓,常规动作多个回合,但突然对方来球弹网,此时自己的手臂会不由自主沿原动作挥过去,而错过来球的路线。也就是说,肌肉记忆的“自动化”舒适区,不管不顾地执行是错误的,运动高手绝不允许这样,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舒适区。
2. 分成小块重复练习
要想把一个动作套路,一个技能,哪怕是生活中的一个习惯,甚至心态“长在大脑之中”,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
朱莉亚音乐学院的老师,会严禁学生练习时,把曲子连贯地演奏,只能跟着老师练分块的小段。
你可能会认为这种只适合初学者,但事实上,音乐家会把整个乐曲,一个小节小节过关,有时甚至在某一个小节(个位数的音符)花上几个小时。
孩子很喜欢篮球,也愿意提高,每天去球场和小伙伴打一两个小时比赛,但好像很难到运动队水平。而NBA高水平的篮球训练,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余全是枯燥的有针对性的单项训练,某一个动作,比如神射手库里的投篮动作,会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重复几万次!业余爱好者很难坚持。
3. 随时获得有效反馈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个文学青年闷在家里写小说,投稿全都石沉大海,也很难提高自己。但现在这种郁闷越来越少,因为可以在网上发表,接受批评,从而随时调整。
孩子有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教科书已经看过多遍,以为自己掌握了,可一旦考试就很不理想,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考试和测验就是反馈,没有这些,孩子的知识只是幻觉。
科研体制中有一个“同行评议”措施,一般论文完成编辑会找同一领域的人来审查。有意思的是,哪怕只有一个审稿人,名气也不如作者,审稿一次也能让论文质量提高不少。原因是作者写论文时,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吸引而深陷其中,很难从别的角度来审视,而审稿人往往更客观。
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反馈者不见得水平更高,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提供即时的反馈。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不是要发表什么激情演讲,赛前动员,而是告诉运动员什么是错误动作,什么是正确,非常具体的及时反馈,详细到包括怎么系鞋带!
很多大学把课程录像放在网上,免费下载学习,当然是非常难得的举措,但这样的方式效果却不如人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反馈。
4. 练习中集中注意力
成绩好的学生,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学习,是有效时间。环境其实不难做到,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家有学童的专门房间,都相当安静。但确实有很多学生带着耳机听音乐!
刻意练习的提出者安德斯领导的小组研究表明: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不受打扰学习环境!包括外部和内心!,这些听着音乐学习的孩子,应该放下书本,专心听音乐才对,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长短,与学习成绩无关。
5. 刻意练习不好玩儿
如果你觉得实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不是在刻意练习。找本小说边喝咖啡边看,找一个阳光的下午打打球,确实很令人愉快,但不会提高技艺。很多人每周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十几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是在享受打球的乐趣,而非刻意练习!
很多孩子追求一种散漫风格,做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其实非常愚蠢。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而成为大家崇拜的高手,才是最高级的“酷”。
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娱乐化的时代,希望看个电影学到知识,似乎看纪录片已经是值得社交媒体炫耀的事情了。而事实上也是娱乐,本质上和肥皂剧和搞笑综艺没什么区别。
即便是真正的科学纪录片,看完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只是绝大多数观众看完后,最多能记得20%信息。找本书,找个地方反复读,整理笔记,做习题获得反馈,如果你想学点知识的话。
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孩子猛练的家长。郎朗、马友友、莫扎特,这些音乐天才的共同之处,是从小在父亲的监督下刻意练习。
**重读《学习究竟是什么》-万维钢
又有很多体会,做摘录和分享。
这是第一部分
二. 最高学习效率 15.87%
“跳出舒适区”已经成为一句口号,但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如果大大超过你的能力,就会感到焦虑。
假使难度和技能刚好匹配,起初不知道怎么做,但调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再稍微突破一点,正好可以解决。此时会有一个奇妙的感觉,甚至沉浸其中忘了自身存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流”。也是个“甜蜜点”。
1. 甜蜜点
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就是通过不断地给出新难度的数据,通过反馈及时调整,从而提高电脑的整体判断力。并由此总结出每次难度提高的百分比:15.87%。
也就是说,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给他的内容应该有85%是它熟悉的,大约15%。这个数据,就是学习的“甜蜜点”。
- 甜蜜点能让训练时间缩短
- 让你在学习中感觉最爽
研究论文还提到,电子游戏的设计者也得出同样的比率,如果关卡中玩家一点都不犯错,那就是设置太简单,玩家会感到无聊。相反玩家频频犯错,设置太难玩家玩不下去。而15%的犯错率,是最好玩儿的游戏。
2. 合理安排学习难度
所以最科学的学习安排,每次安排内容时,确保有15%的新东西。比如学英语,最理想的课文,应该是85%的内容是熟悉的,另外15%,包括单词和语法,是新的。
- 熟悉很重要,不仅是巩固,还是心理上的暗示和安慰。
- 这个数值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不会太离谱。
- 学习效率最大化。
3. 有效的学习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好玩儿。如果想要掌握高级技能,就要求刻意的重复练习。
- 在学习上安排一定的间隔,相信记忆曲线。
- 安排在不同场景下学习同一内容。
比如听老师讲一遍,自己看课本,再操作。充分利用人体不同的学习特点,听、看和做,巩固知识。- 定时测验,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内容。
- 链接新知识到旧内容,熟悉加意外,知识才能生根。
我们看小说、电影、电视剧,最不喜欢剧情重复。而刻意练习时,你一直在遭遇挫折、在犯错。你要不停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真正学会。这个是艰难的过程。寓教于乐远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最简单的心法
假如你有个上中学的孩子,让他看了25分钟视频,20天后,又看了视频下集,也就25分钟。学期末,孩子的成绩有了切实的提高,你相信吗?
1. 固定思维模式
中国的教育以前默认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上大学,无非是最后考得上考不上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九年义务制教育完成后,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开始分流,职业学校,技校和职业大专在某些地放甚至能到半数!
那些被判断为“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是被设定了固定思维模式,结果他们的学习成绩果然直线下降。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个实验:把新生分为两组参加考试,第一组告诉他们是为了确认,是否够资格进普林斯顿;对第二组说的是,你能进普林斯顿已经很厉害了,但我们要看看你到底有多牛。
结果是:第一组正确率70%,而第二组90%,同一张试卷!仅仅是考前对心态的一个简单影响,就有这么大作用。
所以思维模式确实很神奇,研究表明,人的智商是很难提高的,但学习成绩和人生成就是可以提高的。人的表现毕竟不仅仅是由智商决定的,努力也很重要。
2. 怎样表扬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这次考试还不错,你会怎样表扬?
这题你都会做?我儿子太聪明了!
他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把之后的考试当做聪明测试,担心被证明不聪明,从而尽量选择简单的任务。
所以要字斟句酌,要表扬他努力:
不错啊,这次做得很好,看来你下了很大功夫!
下次继续!只要你努力,什么事都能做成!
这么说,才能在他心中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会花更长时间钻研难题,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
四. 巴拉德效应
1. 记忆曲线悖论
时常会让孩子背些唐诗,觉得不仅是积累,也是脑力开发。不过有次和朋友聊天,他提到个观点,小朋友记诵这些,没什么意义。因为一段时间后,会忘得一干二净,再背依然从头再来。
好像有点道理,因为表面事实如此,也确实迷惑了一段时间,直到看到巴拉德效应的科学分析。
巴拉德是英国伦敦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他做了个实验:
让自己班级的学生背诵一首诗,然后马上默写,成绩一般。
巴拉德没有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大家以为这项任务过去了。
两天后,他突然要求学生再次默写。
学生没有做任何复习,按通常设想,这次测试成绩会更差。但恰恰相反,成绩反而提高了10%。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事实上不少心理学家也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与之对立的遗忘曲线早已被熟知,而通过很多实验,“巴拉德效应”被验证并不存在。反反复复,争议困扰了心理学家几十年。
2. 存储和提取
直到80年代,心理学家才理出些头绪。
一般记忆力研究,都是让人记若干没有规律的字母组合,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更符合遗忘曲线。
但巴拉德实验用的是诗歌,词句彼此有联系,放在一起有意义。从而出现了巴拉德效应。
我们经常形容,记忆就像沙滩上写的字,会被海浪一遍一遍冲刷归零。事实上,科学家证明,人的记忆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一个人名,一个号码,主动记忆后就永远在那里。下次见到存储强度会增加,但即便从此再也不见它了,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也就是说,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举个例子来说,同学会见面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但坐下来聊会儿,当初种种呼啦一下回来了。
记忆始终存在,只是不易提取了。
心理学家把这个称为提取强度,每次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且相当于这个记忆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也增加了存储强度。
巴拉的实验用了两次考试,也就是两次提取,第二次是故意等提取强度变弱后的加强。而且诗句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再次测试,反而能多写出几句,或几个单词。
3. 考试是最好的复习
如此说来,考试是最好的复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的孩子背单词,从头到尾反复念,效率很低,因为没有提取动作!实际上是念而非背。
正确的方法是,看一个单词,考考自己的拼写和词意,想不起来了再看答案。
根据提取强度的特点,提取时越困难,对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反而不是天天复习,而是故意放到旁边几天,等提取强度慢慢变弱,来一次测试性的复习!
从这个角度讲,慢慢学是最科学的办法。交叉着在同一学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效果好得多。 这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
读书也是如此,同时几本书换着读,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它和工作需要专注并不矛盾,工作中每次最好只干一件事情,因为有转换成本。而对于记忆来说,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
那么对于背唐诗的孩子来说,存储的诗句并不会消失,如果定期提取,或者刻意玩些诗句的游戏,接龙,飞花令,或者抽背。从而达到巩固和增强另方面强度的目的。
通常认为,学习是需要心无旁骛在某个精细分类。比如绘画,最好同一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欣赏才有助于抓住本质。但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并非如此。
两组学生,分别看五名画家的各六幅作品。
第一组按次序,看完第一名画家的六幅,换下一位画家。
第二组随机混合看。
然后抽出画作,请学生指出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结果是第一组准确率50%,第二组65%,随机排序战胜有规律训练。
可以推广到很多地方:
小孩学写字,不要一个字写十遍,最好几个字穿插写。
数学题不要一个题型反复练,混合起来做效果更好。
推而广之,要折腾。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随机化。
这节课站着听,下次课文泡在浴缸里背… 多样的环境,对大脑产生刺激,有助于加深记忆。
实际上,也是走出舒适区的一部分。健身的朋友都知道,日复一日的健身套路很难奏效。因为人体很快适应,一旦套路和强度固话,就无法刺激肌肉,也就是到了瓶颈期。
健康和减肥的新理念 -- 轻断食,隔三差五饿自己一顿,体内的冗余就会发生作用。
五. 文体的意义
潜意识里,似乎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要求,是升学考试的分数。比如临考试练两个月长跑或游泳,否则文艺体育就是学习时间的牺牲。
陶冶情操?为了美容?还是为了道德提升?有多少人文修养很高的人做起坏事来,根本就是流氓会武术。
但通过文体作品了解别人的视角、观点和体验,我们才能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己。同样,也能明白没有必要围绕着别人的中心转。
有多少小朋友追星粉星而迷失自我?待到年长醒来,也不明白当年为何那么痴狂。
流行文化常常能吸引人去渴望某种生活,而真正的艺术,却能让人质疑那种生活。
文体在西方被称为自由技艺(liberalarts),原为希腊城邦自由人修习,以区别于奴隶。放到当下,教给我们的,是去做一个:
独立的人,而非去做一个工具。
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有没有别的可能性,能否发挥创造力改变世界。
福特进入新兴市场时,需要试验哪个车型好卖,然后做决定。
但这根本不可行 -- 几百种车型,没有时间和金钱去做这种试验。
智库提供的建议是:从文化角度判断消费者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汽车!
这个工作要做好,你在大学里不能学会计、管理之类的“商科”,而应该学历史、哲学、社会学、艺术史这些自由技艺课程。也许毕业起薪不会很高,但发展潜力巨大。华尔街投行中相当比例是学哲学出身,其他行业中,哲学出身的人也占据显眼的席位,比如乔布斯。
六. 几种思维和发散思维
1. 思维定势
集中思维是按照规则做事,单进程,任何分心都会降低效率。弊端在于,如果答案不在这个区域,那么会产生“当局者迷”,用现有的套路,琢磨不出解决不了。
小朋友学个位数加法,一开始会掰手指头,
一旦答案超过十…… 就呆若木鸡。
这就是思维定势,此时主动进行发散思维就非常必要。比如广告创意中会停下去散散步,或者找个人讨论,先把想法放下,跳出圈外换个思路,往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科学文艺史上,很多发现基于偶然。
牛顿休息时被苹果砸中,贝多芬散步听到盲女弹琴而灵感勃发。
2. 发散思维
当孩子一道题做不出,抓耳挠腮的时候,暂停攻坚;休息一下或换门功课,隔些时间再回来做题。
好的灵感离不开长期思考的沉淀,但思考需要灵感。
集中思维是基础,是短期强化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概念和套路,预先有了答案区,如同学生读书的课本,大纲和单元测试。而发散思维需要建立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通道,是考试附加题,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很多父母不理解:
为什么小学可以满分,到中学加倍努力,甚至概念熟读成诵,课本倒背如流,
成绩却 不 理 想。
发散思维!不过在现今的教育考试模式下,不应该指望在学校培养,而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实践。学会合理使用大脑,主动切换几种思维和发散思维。
3. 怎样才能发挥二者的优势呢
养神
找些不费力的事情做,比如摆弄整理文具,适当的运动。
主动想些好玩儿的事情,比如放假要出去玩儿,或者一个期待的事情,甚至纯粹的白日梦。小睡
10分钟的打盹,能让人精力更充沛,也具备更强的创造力。
丘吉尔睡眠很少,大多数是工作间隙的打盹儿,反而做出很多正确的判断。假装自己别人
文科生,可以假定自己是理科生,换个视角胡思乱想,看看有没有新思路。
状态和思维的互换,让发散思维更主动更自由。
对于大多数能够集中注意力,背书做题的学生和学者而言,可以专注进入心流的状态,但也需要学会“暂时不思考”,不集中注意力。我们经常说,大脑越用越灵活,这话本身没错,不过注意力和意志力可能是有限的资源,耗费过度反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陈景润走路撞电线杆的故事,经常被用来励志,但这种放松不了的状态并非最佳。
我们在学习新技能或者想难题时,总是很别扭,但隔段时间,哪怕是睡一觉或者隔一天,拿起来反而感觉好多了。健身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每时每刻都在举重,肌肉就没法生长,分组分时才能长肉。
也就是说,学习并非越快越好,复杂的学习和技能尤其需要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