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一个朋友,让我给她做几页PPT,由于我在外面不方便,所以就无法帮这个“做PPT”的忙了。
但我提出来一个新的思路:
我说你可以自己做,因为这个能力你本身就是你刚需的能力。可以尝试开始学习和练习。
其实仔细思考,做PPT其实就是表现个人能力的一个方法,每个人都需要表现自己,把会做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总结和思考并表现出来,所谓的即要会说又要会做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学会了做PPT,就意味着又学会了自己表现能力的另一种维度和方法,做PPT这种表现方法本质上是刚需的,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连接,分享,是必备的表现形式。
我的朋友听了我的建议,于是我也发给了她一些我之前写过的PPT做参考。
做PPT的核心还是想清楚受众,要达到什么目的。很多人会所以然的认为做PPT就是把所有内容放上去,其实这是错误的逻辑。
现在人的时间很有限,且不连续使用。因此在目的清晰的情况下,必须要通过用户愿意接受的逻辑方法达到你要影响的受众,形成受众的认同。因此一般写PPT ,讲故事要好于讲道理。一个是感性沟通,一个是理性说服。
我的朋友今天发给我了,我看到后,发现做的超乎我想象。并回复了我的理解:
其实这就是成长,把我们自己的非舒适区变成了舒适区,就是成长的过程。
仔细回顾,我们的成长来自什么场景?
会发现基本都就是来自对我们造成不舒服甚至恐惧的场景,因为这些场景让我们进入了非舒适区,在这样的场景里,是没有成熟经验应对的,求存本能受到威胁,因此会让自己感觉不舒服。
对于非舒适区的场景,我们可以按照其存在价值分两种:
1.一种是非必要的场景:就是一生跟低频,甚至不是必要的场景,这类场景我们可以绕过,不进入。
2.还有一种是,对于我们的一生求存而言,总要碰到,并且会非常高频,那这样的场景就是我们必须要进入,甚至要提前进入的非舒适区。
对于这种刚需的场景,我们要越早进入越好,因为可以提前成为自己的能力,并因此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提前受益。
我们创业都说要看趋势,在长期增长赛道上创业机会更大,而我们做人也是如此,也要看趋势,那些长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必须要提前开始,刻意练习,让自己更能力更强大。
例如:运动,写作,做饭,开车等等,仔细展望下自己的未来,我们认为的那个未来牛逼的自己,一定不是一夜之间就牛逼了,也不是因为一下子有钱就牛逼了的,一定是因为把大量的必要的非舒适区变成了舒适区,从而变的比同行者更有效率而脱颖而出罢了。
在舒适区,我们做事情都是巩固,而只有在非舒适,这才是学习,扩展自己的求存经验和新的思维认知。
看自己还需要哪些必要的求存能力,还有哪些做得不够好,然后开始系统专业输入,并践行反馈,去刻意练习迭代自己的这方面能力,这便是学习过程,这过程就是让自己尽快的把自己必要的非舒适区变成舒适区。
当每次获得的成就感,说明你的非舒适区自留地又少了一点,动力也就更足了一点,兴趣油然而生。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