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最好的告别》读书笔记20160220

拖了这篇笔记很久了,今天决心把它更新完。

知道这本《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是从一个喜欢的公众号“浮生四记”推荐的。刚好这段时期也想了解有关身体疾病的事情,所以就列入了近期书单。

没有失望的一本书。

给我启发的是西方国家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努力。值得中国现在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向其借鉴。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死亡的看法。谁也会死,谁都怕死。可能现在还比较年轻,没有这方面的强烈的感受。通过作者的描述,我知道了人在患病时,精神的绝望比身体的绝望更让人痛苦。医生和家人更多的是想用尽一切办法帮病人消除身体上的痛苦,却很少考虑病人在这个临终之际精神上的需求。

对我而言,医学的确存在太大局限,我真的希望,在总会到来的那一天,在最后一刻,不希望用过多的医学手段和仪器帮我苟延馋喘,宁愿在最后的时间内与家人一起,并且能做点自己愿意的事情。

当然了,每天都淋漓尽致,到生命最后一刻才不至于后悔太多。


摘抄:

1、把死亡作为医学的技术基线和伦理选择问题来思考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医学还很年轻。事实证明,救治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2、日语里有“业”karma这个词,它意味着,如果事情要发生,那么,我做什么都无法阻止。我知道我的时间有限,可那又怎么样呢?我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3、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问题在于明智的目标往往并不那么明确。很长时间以来,我以为这只是因为不确定性。当我们很难知道会发生什么时,我们就难以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我认识到,更为根本的挑战是,个人必须决定它所害怕或者希望的是项是否应当是最紧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在微博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什么样的女孩会变成将来的广场舞大妈》。大意是命好的女孩才会变成广场舞大妈。因为...
    子萱妈阅读 343评论 0 1
  • 2003年,我初中毕业 历史老师孙金娥在我的纪念册上写道:“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骄傲的头颅……” 我抬头偷偷...
    豌豆夫人Olia阅读 577评论 0 0
  • 姓名:张冰 公司:宁波禾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组别:312期努力一组 【日精进打卡第50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
    木头戏阅读 213评论 0 0
  • 我若盼望阴间为我的房屋,若下榻在黑暗中,若对朽坏说:‘你是我的父’;对虫说:‘你是我的母亲姐妹’。这样,我的指望在...
    雨昙姑娘阅读 628评论 0 1
  • 上午我正在房间里看书,忽然听到隔壁邻居给他爸打电话,说父亲节快乐。我这才意识到今天是父亲节,于是我也拿起手机开始打...
    余先飞阅读 9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