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日记||DAY:24 ——印第安非遗文化村的挖心族

在南美洲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有一个重要的节目,是由呼舞、普舞、廷库舞和卡拉普齐四种舞蹈组合而成的。由一个村的原住居民表演。

为了完成这个节目的排练,我们的编导组去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回来之后,便天天给我讲这个村子,于是记录下来 。

三层舞蹈者


村里的排练


-1-  挖心族

这个名叫塔拉布古(Tarabuco)的土著印第安人小村子,海拔3200米。距离玻利维亚的名义首都苏克雷的东南大约65公里。

去往这个村子的路上长满了一种毛茸茸的狗尾巴一样的植物,云一直在路上给我发图,后来就没有了消息,她说进了村子里就没有信号了。后来她给我说这个民族有个可怕的名字:挖心族。

在村头有一个这样的当地人挖心的雕塑立在广场上。

挖心掏肺

其实这个民族本身是个喜欢音乐舞蹈的民族,这个民族被称为挖心族应该是在西班牙入侵之后。

这里的人虽然生活原始,但却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据说,当初西班牙人来到这个高原国家的时候,不废什么周折,就奴役了这个国家的民众,印弟安人把西班牙当作天神,而直接接受了他们的统治。

但在这个村子里,当年西班牙殖民者来此征伐,当地的印弟安人抓到西班牙入侵士兵后,就会挖出敌人心脏。他们流传着,如果你要想真正战胜对方,就要吃掉对方的心脏,于是他们会把敌人的心脏挖出来生吃活吞下去。

他们调皮的给同伴说,他们是挖心族,如果喜欢谁,如得不到他的心,也可以把对方的心脏挖出来吃掉,吓的同伴们都不敢东问西问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温度不高,和其它印弟安人一样,他们常见赤足,或着凉鞋,从不洗脚。但在和西班牙人作战时,他们为了威慑入侵者,就在鞋后装上齿轮,走路的时候发出滑啦啦的声音,仿佛是一只庞大的队伍,不知道,这个民族最后是否被统治。

雕塑上的鞋跟


表演时自己带来的鞋子


腿上套上羊驼绒的彩色袜子。


当地的土著印弟安人至今还保存着他们固有的民族服饰和生活方式。

男子着手织的彩色披风,穿白裤子,彩袜护腿,带齿轮的木鞋。有的头上会带很坚硬的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女子着红色披风、黑色裤子、头上戴着漂亮的彩色帽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2-  音乐之村

这个民族看上去很闭塞落后,但那个被同事赞美的村长和村长的夫人,却努力的将这里的传统印弟安文化保留下来,并申请为非遗文化留传。

在村长的家里,堆满了各种乐器 ,从印弟安快失传的乐器 ,到现代的架子鼓,一应俱全。村长夫人在国外学习音乐,回来教习村人,这是我知晓的最有文化的村子。

而村长还是个有着演讲才能的人,在集会上,他极负感染力的表达,看得出村人极是信服他。

即使离开村子,到达科恰班巴的表演现场,他也在台上指挥着村人的表演。

据说,这个村的历任村长都有很强的演讲能力,有振臂一挥统领全军之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吹笛子的为呼舞表演者,年老者在场外吹奏,年青的步入场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带鼓而入的是阿拉里齐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摇白旗的是普舞表演,村里的男女老幼都来上阵,有些家里孩子太少的,直接就背在怀里就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 花开于 科恰班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了飞机直奔我谦的火锅店! 路线大概就是在机场坐2号地铁东延线在广兰路转2号线,随后在世纪大道转9号线到商城路下,...
    蠢兔叽阅读 221评论 0 0
  • (其实我很想拿起笔就能奋笔疾书,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的,就简单老实的码码字吧) 我不是什么伟大的名人...
    FiftytwoHzwhale阅读 167评论 1 0
  • 讲一个我妈妈的外婆的真实故事! 过年,我和妈妈去走亲戚,妈妈带我到我的几个姨姥姥和舅姥爷家,我很好奇,为什么为什么...
    就是那个闹儿阅读 637评论 0 2
  • 作者:李虓(版权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 在《名贤集》里有这么一句话,叫作“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就告诫人们,美酒...
    李虓酒评论阅读 274评论 0 0
  • 从今天开始做个不动脑子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你还没有人生信条的话,这句是个不错的开始。 小A很欣赏可以不动...
    不是大吉阅读 2,093评论 0 1